2020思政实践课 | 外国语学院赴福建泉州开展“访一带一路,寻使命初心”主题思政实践课程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8月10日至14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梵巴语专业本科生赴福建泉州开展“访一带一路,寻使命初心”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南亚系副系主任萨尔吉担任任课教师,南亚系段晴教授、范晶晶老师一同参与活动。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子元、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肖楠担任课程助教。

泉州素有“刺桐”与“光之城”的美名,兴盛于唐代,并于宋末元初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现经济总量居全省之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泉州以其包容的胸怀展示了多样文化,记录着中国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峥嵘历程。

泉州(开元寺东西二塔)

在多元文化中探访历史

从海交馆王丽明研究员一场关于泉州印度文化遗存的讲座开始,选课学生感受着各类宗教的深度融合。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中的基督教十字架石刻(“刺桐十字架”)和印度教毗湿奴石雕立像、草庵内摩尼教摩尼光佛造像、伊斯兰教灵山三贤四贤圣墓、清源山脚下道家老君岩,天后宫内关于妈祖的民间信仰都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感慨于泉州文化的包容与丰富。

开元寺不仅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院,还收藏着大量印度教石刻,与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关系密切。从紫云屏进入山门,思政团队成员参观了“宋代二塔”,段晴为选课学生讲解了其上的“舍身饲鹰”石刻。殿内顶部有“飞天”造像,身披羽翼、手持南音(中国古老乐种),体现了印度教、佛教与滨海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殿外立有印度教十六角柱,范晶晶为课程团队详细讲解一副“湿婆苦行像”石刻,其余石刻既有描绘中国元素“福禄寿”的,也有雕刻印度教神祇的,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对外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

在开元寺聆听讲解

老城石街的海丝遗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文联十大讲话中谈道:“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泉州作为联合国唯一认可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不仅是中外文化交融的舞台,更展示着中国文化自信的气度。对海丝史迹的实地考察更是对古代中国实在性的一种再发现,是对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深厚根基的深入探索。

江口码头曾是泉州的水陆转运枢纽,伊本·白图泰曾在他的游记中提到“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的盛况。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跨海而建,亦曾有“亘海长虹,万古安澜”之胜景。尽管如今江口码头徒留石砌小塔,洛阳桥也在抗日战争后屡次重建,很难再与当年繁荣海贸市井相联系,但留存的史迹确是“开放而富有启蒙性的文明史”的有力佐证。

参观江口码头中文兴码头遗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海丝史迹向世界展示出东方文化的魅力,再次让师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胸襟与气度。

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在泉州书院,泉州申遗办张卫军老师为课程团队讲述泉州的申遗之路。从一开始历史价值遭到质疑,到最终申遗成功,泉州申遗的过程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也象征着东方文化一步步受到重视的历程。他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东西文化的差异,随着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古代中国的文化遗产逐步受到正视和认可。

张卫军为同学们讲述泉州申遗的故事

随着社会持续进步发展,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委书记时,提出了许多文物保护措施。与文化遗产保护并行的,是轻工业飞速发展,使得泉州市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经济总量第一,从文化和经济两方面真正扛起“一带一路”大旗。

文化背后的血脉相亲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一衣带水,泉州更是两岸交往的重要窗口,是闽台同源、血浓于水的重要见证。

泉州天后宫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在当时为“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在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明清海禁,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因而更为广泛地传播。据统计,台湾现有800多座妈祖庙,其中许多是泉州妈祖的“分灵”,称为“温陵妈”。在泉州天后宫的十数次重修中,庙宇的许多部分是由台湾信徒捐资修缮的。如今每年仍然有数量众多的台湾同胞跨越海峡回到泉州天后宫谒祖进香,此地已成为联结海峡两岸的重要纽带。

师生参观天后宫

天后宫的背后,一面是过去泉州的遗存,留给我们去想象它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无限辉煌,是妈祖信仰远播海外的起点;一面是现在泉州的生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和先行区”的城市定位,生动诠释着“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天后宫所代表的的文化遗产历久弥新。同学们都感受到这些所谓陈迹的生命力,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之江新语》中的国际思维


在理论助教肖楠的组织下,课程团队开展了《之江新语》读书分享会,通过阅读九篇习总书记的短文,认真研读其中蕴含的优秀品格与高尚精神。

董逸飞同学分享了他对雷锋同志关于“幸福感”的认识,张琳同学分享了她对政府管理、帮助农民工的想法,张子言同学通过《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一文,认为“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中心’,这一方面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需要我们时刻对世界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来说,最大的世界眼光就是要从整个人类文明的角度出发,来审视所学语种所代表的文学、文化价值。特别是泉州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多样文化的地方,十分契合当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我们作为外院学生,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与世界的互相了解,减少误会和不解。我们要刻苦学习研究,更好地保存和弘扬人类文明成果。”

课程团队于九日山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青年的系列回信中提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规划了一幅宏伟蓝图,一个人人平等、和谐美丽的社会。如今,我国提倡“一带一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而努力。泉州的海丝文化正彰显了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国际视野与广阔胸怀,这也是外院学子的使命。选课学生将继续践行“世界在我脚下,祖国在我心中”的誓言,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促进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不同文明的友好对话贡献青春力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