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2年11月18日,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举办的国家治理论坛“治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在线上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师生200余人与会。研讨会开幕式由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Keren Yarhi-Milo教授分别致辞。

“治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会议截图

王浦劬(左)、Keren Yarhi-Milo(右)致开幕词

王浦劬指出,这次会议是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举办的国家治理论坛第七次会议,也是第三次线上会议。七年多来,双方为学术的交流和沟通付出了巨大努力,作为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的负责人,他衷心感谢为会议付出巨大心血的双方合作论坛的哥大方创始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William Eimicke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前任院长Merit Janow教授等哥伦比亚大学学者。这次会议,北京大学推荐了六位青年学者参与,他们是未来学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接续合作论坛的有生力量。他期望,在Keren Yarhi-Milo领导下,双方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和扩大。

Keren Yarhi-Milo表示,长期以来,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多所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传统,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与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的合作是其中非常有意义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双方数十位学者进行了交流互访。她非常乐意并且有信心加强与北京大学的合作。Keren Yarhi-Milo认为,这次会议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学术研究需要放在全球视野之中,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案。

会议第一场主题为“情景与治理发展”,孙哲主持主旨讲演。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Ester Fuchs就“美国中期选举对治理的影响”进行了演讲。她认为,美国的中期选举对未来的大选将产生重要影响。她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力量分布着手进行分析,据此阐述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显示了美国选举及选民参与选举的当前状况。在此基础上,她分析认为,美国现任政府也在国内外采取行动,试图挽回民众的支持。所有这些,都会对美国政治稳定和治理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舒杨发表了题为“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性特征”的演讲。她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实现共性与特性的良好融合,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而如何识别和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与特性,则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她从中国治理现代化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并指出,现代化与市场经济激活了人的个体性,而中华传统文化确认集体的优先性,这就形成了当代中国治理现代性的结构性特征。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突出体现在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和而不同”。

William Eimicke肯定了论坛连续举行产生的影响力,认为这是彼此合作共同发展意愿的体现,并希望未来合作不断深化。他分享了自己关于“预防与应急反应的地方创新”的研究。他以纽约市预防应急管理为例,分析认为,对政府公务员的培训,包括相关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等,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马啸以“地方化博弈:中国发展的地方视角”为题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从稀缺公共资源分配方式入手,分析了高铁建设诸多案例,发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地方化博弈”逻辑,这种逻辑表明,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的利益,会向中央输送很多信息,包括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不同类型政策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强度等,这种信息输送,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解释。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Steve Cohen就“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创新”进行了演讲。他认为,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要通过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激励目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目标落实过程中,要通过技术的进步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他以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开发为例,论证了技术进步对能源使用效能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Steve Cohen以纽约市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过程为例,分析了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彭莹莹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贡献”。她梳理了世界现代化三波浪潮,评析了现代化的概念、研究起源和理论,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基于这些历史发展,她分析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贡献、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第一场发言人

研讨会第二场主题是“地方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黄璜教授主持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杨一分享了“医改世界难题的中国答案:一项基于政策成功分析框架的启发式研究”成果。他运用麦康奈尔(McConnell)的“政策成败”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福建三明市医改政策实践,以政策过程、政策方案、政策政治维度及其具体指标分析了三明医改政策的成就,也验证了麦康奈尔框架的使用价值和局限性。

美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Dan Guttman就“气候变化适应的比较治理”进行了演讲。Dan Guttman曾多次到过中国,与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以中国治理黄河为例,认为其卓有成效的经验可以被全世界借鉴引用。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和措施不应是一地一区的公共政策,而是一国甚至全球的协同治理行动,因此,需要相关机构对不同组织和机构进行协调沟通并协同行动。他非常赞同中国以试点成功再向全国推广的做法,认为逐步扩大点和面,经过逐渐积累和扩展,可以达到双赢、多赢和共赢的局面。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韦欣就“行政治理的空间再优化:以区界重组为例”进行了演讲。她指出,行政区划承担着合理划分基层治理单元的职责,影响着基层治理的边界、资源和效能,直接关系着基层社会治理的体系和能力建设。通过研究分析区界重组数据,她发现,“区界重组”是政府调整空间资源配置的有力工具,通过强区县帮扶弱区县,实现区县一体化增长的协同效应,有助于调整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一思路揭示了中国基层行政区划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刻关联性和传导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客座教授Zach Tumin与大家分享了“纽约市的警务和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他介绍了纽约市近30年的警务改革成效,分析了纽约市治安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他指出,20世纪70年代,纽约犯罪率非常高,治安状况糟糕。此后,市政府把治理重心下沉到社区,同时加强和优化对警察局和警察自身的管理,取得相当好的效果。不过,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纽约市的安全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警察局内部协同行动、预算调整以及警员素质适应疫情发展的新状况等,是当下面临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曾渝发表了题为“城市化进程中业主诉求与政策回应”的演讲。他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业主大会具有重要功能。对业主大会的研究,应该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元思维,从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角度展开分析。他运用深度访谈和变量分析,分析了中国政府扶持和管理业主大会的案例,结论认为,中国的执政党和国家为了实现社会良好治理,支持和帮助基层自治组织的发展,以实现有效的基层治理。

62b134ea4c6b40fb80ae2f05c1c59cfa.jpg

第二场发言人

在论坛闭幕阶段,孙哲进行了题为“美国治理走向:基于中国的视角”的演讲。他认为,美国的治理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更加面临着治理创新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涉及政府自身改革、领导集体和政策变化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中国发布的《美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中提到的美国政治的难点和杂症,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存在。在这其中,两党对立、社会撕裂、政治极化、贫富差距和种族矛盾等问题尤甚。所有这些,也是美国人自己承认的。2017年,美国一项民调显示,8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很伟大,民众自信度很高,但是,在今天,很多人认识到美国的很多问题属于顽疾,很难改变。这种状况印证了弗朗西斯·福山的经典评判:美国的政治在维护相对稳定时,出现了政治的衰败。就他个人观察,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两点担心:一是特朗普的影响力是否持续,尤其是其政策和做法,是否会增大美国内战的危险;二是美国是各州组成的国家政府,各州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各州是否会为自身利益而采取对立的政策和做法。同时,他期待学者对美国治理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孙哲(左)、黄璜(右)致闭幕词

黄璜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双方已经联合举办了七届国家治理论坛,相信今后还必将高质量地持续办好该论坛。他指出,这次会议的议题和研究涉及治理现代化方方面面,显示会议日趋广阔的视野。今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伟大而复杂的任务。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数字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运用,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复杂性。对此,中国执政党和人民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也需要学者更加深入地研究不同国家治理发展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期待深化和发展与哥伦比亚大学等学者的进一步交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