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信息来源: 经济学院
编辑:燕元 | 责编:安宁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紧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7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经济科学》编辑部,在学院“党员之家”举办“学习全会精神,共谋发展新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经济学院党委委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平新乔等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会议由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院长张辉主持。
座谈会现场
会上,董志勇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里程碑式意义,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信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十余次提到“人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他表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明确问题导向,敢于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寻求深化改革的突破点。他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地遵循并利用市场发展规律,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助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崔建华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展开交流。他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要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他强调,乡村产业的发展,要在“乡村”二字上下功夫,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要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根本转化的背景下寻求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构建城乡产业互补共促的发展格局;要注重乡村优良营商环境的构建,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等。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就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创新、宏观经济治理、对外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四个面向”,为破解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推进改革走深走实而贡献智慧,为培养信念坚定、技能过硬、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躬耕奋斗!
北大新闻网转发刊载部分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董志勇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经济科学》主编
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皆以深化改革为核心议题,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段的改革蓝图,构成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透彻认识,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以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的历史主动与坚定决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全会公报中十余次提及“人民”,并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这再次体现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目标和归宿。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出“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改革成效评价标准,与前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人民立场与人民情怀。未来仍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人民、依靠人民,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才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汇聚改革的磅礴伟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强化问题导向。全会公报以七个“聚焦”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力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各领域,布局完整而相互贯通,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顶层设计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当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一些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的“硬骨头”就成为重中之重,甚至决定改革成效显著与否,这又要求我们明确问题导向,敢于并善于直面主要矛盾,冲破长期积累的陈旧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藩篱,寻求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把握和遵循经济改革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理性和活力,不断推进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全会公报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关键意义,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未来应更加注重遵循和利用好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崔建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科学的论断。
乡村振兴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2018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一系列的重大政策、重大计划、重大工程、重大行动,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取得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的重要内涵。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乡村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粗浅的思考。第一,乡村产业的发展,要在“乡村”二字上下功夫,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如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养殖业林业的发展等。这既符合一般乡村的资源禀赋条件,也关乎国家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安全。第二,要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根本转化的背景下寻求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突破传统,找到“新赛道”。2014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如2022年)外,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23年甚至超过80%。新消费时代聚焦于品质生活,在消费升级、新型消费、自主品牌重新崛起(国货潮品)以及新消费模式等方面均有全新的发展,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第三,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应该基于城乡互补这一基本逻辑,立足于在产业上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一基本前提。乡村非农产业与城市产业不是竞争性、替代性关系。第四,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网红经济、返乡经济(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逆向流动),是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着力点和抓手。第五,乡村产业发展要与独特的乡村文化相互融合,既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也在产业化的进程中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第六,要注重乡村优良营商环境的构建,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谈营商环境,传统观念往往以为是城市的事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当然,我国地域辽阔,不同乡村在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等方面差异巨大,乡村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中国乡村产业发展丰富多彩的画卷,从而形成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灿烂华章。
陈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委员、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友好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人口发展支持与服务新格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面向少子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发展分化的新常态,要探索建立人口发展统筹机制,以一老一小统筹解决方案和以为促养为创新理念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探索银发经济发展新格局,向着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友好社会协同发展的方向迈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有如下建议:
一是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以人口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推动人口支持与服务体系创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置要素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性,建议中央成立人口发展委员会,加强人口发展支持与服务体系中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二是探索有效市场机制,构建银发经济发展新格局扩大有效需求,培育市场扩容增效。从供给端来看,庞大的老年人口客观上倒逼劳动力创新供给与技术进步,也为需求侧创造了银发经济发展的市场规模和多层次需求。
三是着力构建友好社会,增进全社会共同应对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定力和信心。在动员社会参与方面,建议借鉴“时间银行”中的“时间储蓄”机制。在友好支持性环境方面,以一老一小统筹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养老托育综合服务设施,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社区友好环境建设与社会无障碍改造有机结合,营造全人口友好的硬件设置和社会氛围。
张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经济学系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度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以深化改革突破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瓶颈与制度藩篱。
从生产力理论范畴与技术演化历史经验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运动,它囊括其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跃升,涉及科技创新、发明应用、产业转型、社会结构重塑等一系列变革历程,受到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制度供给的共同影响。因此,必须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事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体现出以下几组关系的统筹。统筹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最优化研究方向与技术选择、最大化各类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形成自主有效的路线;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以新型举国体制高效调集全国优质资源形成聚合协同创新优势。统筹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我国必须自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但科技自立自强并非闭门造车,更应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统筹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充分把握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能动的主导因素,一体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管理,以人才链为牵引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统筹好各地区优势特色。各地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制定和实施适合生产力发展策略。以期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未来产业。
王跃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全会公报,体会到这是一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与党的二十大确定的路线、方针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又有一些新思想、新提法、新内容。全会强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为我国改革开放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全会还特别强调对决定的贯彻与落实,提出要在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就使全会决定的落实有了更好的基础和保障。
具体到个人的专业对外开放与国际经贸方面,我对全会提出的一些新提法印象深刻。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是对我国对外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最新提法。全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与途径。下一步,我们应认真学习全会公报的内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就如何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认真研究、献计献策,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贡献自己的力量。
章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教授
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总体方略,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三个总体要求。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全面的现代化、具有整体性要求。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实践要求。同时,报告直面当前主要问题,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和各项举措,具有高度前瞻性整体性。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连续性要求。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聚焦七大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求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的总体目标,体现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具有创新性要求。公报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创新工作要求,符合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实践要求。
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完全走得通、走得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式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实践不断推进,接下来必将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刘怡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教授
改革税收分享制度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令人关注的内容很多。其中,概括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总目标和原则,部署了14项重点改革工作。全会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全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这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地区间税收分享体制的改革。以中国最大的税种增值税为例,当地方分成部分的增值税按照生产地原则确定归属时,各地的增值税收入来自注册在当地的企业的生产,企业的区位变动直接影响地区税收收入,因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激励强,容易在奖补力度上相互竞争。为落户企业提供财政奖补是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招商引资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区位优势、营商环境等条件欠佳的地区,只有非常优厚的奖补政策,才能在与其他地区竞争时形成优势。如果改按消费地原则确定地方分成部分的增值税收入归属,可以实现增值税收入归属和退税负担一致,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提供财政奖补的激励,提高地方可支配财力。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部门间权利调整,是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税收分享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增值税按照消费地原则在地区之间分配的改革可以在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先行试点。一方面数字经济企业流动性较强,能够进行迁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形态,往往是产业政策倾斜的方向,财政奖补问题在该领域比较突出。因此建议在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开展试点,对地方分成部分增值税收入按消费地原则划分改革。
锁凌燕
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
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出了“收入分配制度”“就业优先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等重点领域。这也体现出,民生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可能重点呈现以下几个态势:一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相结合、民生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做好回应民众“急难愁盼”的事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好兜底、基础、普惠服务;同时,民生产业也要加快发展,重点是市场化、营利性、多样化,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既“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民生福祉与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提供经济基础。三是,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源头活水。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如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四是,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五是,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结合实际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是,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强化生育支持、释放生育潜能,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其素质潜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代际和谐,增强社会整体活力。这些改革部署,深刻体现出全面深化改革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国特色。
张亚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史学系长聘副教授
本人学习了会议公报的内容之后,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三中全会公报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计划书,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科书。不仅提出了到2029年完成改革任务的明确目标,也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公报内容回答了三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新的理论阐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本次全会公报也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全会没有回避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市场情绪,对房地产、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等问题作出了进一步安排。强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针对前些年文化领域出现的“饭圈文化”等现象,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任务。特别是“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践”,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而言之,本次会议公报内涵十分丰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文件。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要更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更加自信自立,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专题链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