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历史学系开展福建龙岩“高擎火炬旗不倒,改革开放路常新”主题思政实践课程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8月7日至9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赴龙岩市永定区开展以“高擎火炬旗不倒,改革开放路常新——近代以来永定发展截影与历史思考”为主题的思政实践课程。课程团队由历史学系党委书记徐健教授、团委书记李金东带队,2018级本科生覃李莎朗和12名2019级本科生参与实践。

千百年来河洛士庶衣冠南渡,近代史上革命理想星火燎原。此次课程团队来到福建省永定区,结合前期的课程规划和资料搜集,试在客家祖地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幕布前,深入基层,发挥史学素养优势,审视客家人的文化性格和历史角色,进而探求闽西革命老区未来的发展路径。

首日初临伯公凹,崎岖的山路和残败的屋舍,似乎很难将“中央红色交通线陆上第一站”与这里联系起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经济封锁,沟通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党中央决定开辟“中央红色交通线”,伯公凹因其重要地理位置迎来了历史的光顾。上世纪三十年代,当地群众家族式地参与了护送干部、运送物资、传递文件等交通线工作。眼前是尘封的家具、斑驳的土墙、“吱呀”作响的木梯和粤闽交界处伯公庙里的微暗灯光。时间既已将鲜血洗去,邹家烈士后人的动情讲解引我们走向红日微曦的视界:伯公庙里一盏明灯、周恩来的三块银元、邹家一门七位烈士……剥却模式与传言,故事背后历史局势的紧张危急,仍能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革命事业草创之初共产党人的坚韧、奉献。

实践团在伯公凹合影

当天下午,课程团队来到中央红色交通线博物馆,在广角的历史镜头中再度思考永定在波澜壮阔、困难重重的革命史中的战略位置。随后的党课提纲挈领,以红色传统、英雄事迹和城区发展为主要内容。在深入了解闽西革命历史之余,同学们更不禁思索红色传统如何在旅游业开发中得到延续。

实践团参观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

在党校学习党课

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次日,同学们便身着军装,先后探访张鼎丞故居、金谷寺、永昌楼三个永定暴动遗址。威震八闽的“永定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武装斗争的一次勇敢尝试,一批暴动骨干成为闽西乃至福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出色领导和红军的杰出指挥员。如今,张鼎丞故居的残墙仍在灼灼烈日下挺立,永昌楼前党旗仍在闽西山谷中飘扬。“七闽香火,家以为祖”。金谷寺里保护神定光佛安坐于厅堂中央,已陪伴客家人走过百年鲜红历史。红日之下,山涧之间,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在步履中空间化,客家人民刻苦拼搏的激情似也渗进脚下滚烫的红土中了。

实践团参观张鼎丞故居

实践团在永昌楼前合影

闽西山峦叠嶂,溪谷间散布的座座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瑰宝。这些带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聚落建筑,与客家民系的南迁历史有着密切关系。唐宋之际、宋元之际、太平天国时期三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使得历史在这里层层堆垒,丰富之余又折射出文化核心的惊人稳定性。课程团队先后探访了洪坑村、高北村和南江村三个土楼群集中又得到适度旅游业开发的典型村落,实地考察客家文化,尝试探究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之间的难题。

每一个土楼都是一个故事。振成楼里阿耕爷爷操着闽地口音讲述着林氏家族的流转与辉煌,海外侨胞对祖先和祖国的挂念。庆成楼的展室里,一则则家训无不流露着客家人忠孝仁义的精神守则和宗族观念。承启楼的阿姨眼里沉着炙热的自豪,带同学们一步一步领会这座四圈同心环形土楼的精妙布局。

实践团听取阿耕叔讲解

楹联上镌刻着耕读传家的祖训,门窗、隔间的排布承载着《易》的智慧,青砖黑瓦、木栏土墙无不诉说着“他者”的历史。第三日,课程团队前往福建土楼博物馆,精美文物和系统介绍让同学们进一步领略到客家民系的悠久历史和坚韧团结、拼搏进取的文化性格。土楼雄浑的风格和精巧的建筑艺术传述的是宗族观念、传统智慧和家国情怀。

如今,客家青年大多出外打拼,楼内再难见袅袅炊烟。高声欢笑、四下奔跑的孩子和摇着扇子围坐谈天的老人,为饱经沧桑的传统建筑添了一份生机。现代化历史洪流下,传统生活方式究竟应当被封存于历史记忆还是得到系统保护?这也是土楼带给同学们的思考空间。

如今,革命的硝烟已然散去,现代化因子早早渗入了土楼厚实的外墙。通过每日的实地考察和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课程团队大抵了解了永定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发展现况,每晚以评议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总结。

2014年起,永定区政府积极开发红色历史资源和客家文化积淀。伯公凹、金谷寺、永昌楼已成为红色历史纪念馆,邹家烈士的故事被改编为话剧《信仰》。土楼博物馆于2008年落成,读旅集团更计划开发当地30多座土楼为现代化民宿。与永定一中准高三学子的交流中,我们能窥见永定少年对未来的热望。

与选调生张慕智学长交流

观看话剧《信仰》

与永定一中学子交流

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触摸时代。历史学系携手永定区党委共建思政实践课程教育基地。坚韧无私的革命精神和客家民系的热烈性格共同在闽西大地上谱写了一段浓墨重彩的历史。金瓯一片,雄浑音律回荡于山谷之间,所颂却是未来的婉转悠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历史学系学子走出学术的象牙塔,走向广阔的基层大地,在实践中体悟历史,在行走中发现问题,在感动中获得成长。“一盏灯、三块银元和七位烈士”的红色故事和“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大家真正理解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学系思政实践不走过场,不凑学分,发挥学科特长,走向基层群众,让同学们洞察历史文化,感受改革成果,提高思想境界,真正做到践行所学,收获满满。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