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开展“AI赋能新时代检察科技”主题党团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下的科技赋能实践,2025年3月13日,计算机学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AI赋能新时代检察科技”主题党团日活动。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第二、四、六党支部党员,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魏朋,长聘副教授、博雅青年学者王乐业,团委书记于丹及师生党员共7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合影

师生一行在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参观了司法鉴定实验室,包括电子证据实验室、声像资料实验室、卫星遥感应用实验室、文检实验室、痕迹实验室、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法医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重金属)实验室等。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图像鉴定、打印机暗记追踪信息、指纹智能比对系统、电子签名多维运动数据分析、法医鉴定、毒物筛查检测、AI三维现场案事件还原技术等前沿检察科技。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师生直观感受到AI技术对检察办案的突破性意义。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现场模拟和物证鉴定等关键环节,还极大提升了案件办理的效率、精准度和公信力。师生党员们表示,他们深刻体会到了AI技术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这些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新时代检察工作,也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智能、高效的技术支撑。

师生共同参观卫星遥感应用实验室

技术人员为同学们讲解印刷包材鉴定技术

师生共同参观法医实验室

座谈研讨环节,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第二、四、六党支部党员出席会议。

座谈会现场

王乐业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专题报告。他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及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引发现场热烈讨论,检察技术专家就AI辅助检察技术及融合发展等议题与师生展开深度交流。

王乐业作专题报告

魏朋具体介绍了计算机学院的历史沿革、突出成果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并表示,学院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理念,在“卡脖子”领域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近十年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项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等关键场景;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在校生多次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重要论文,毕业生在核心科技领域担任重要角色。他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强与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检察技术的深度融合贡献北大计算机力量。

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主题党团日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科技赋能检察工作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与检察机关实战经验,源源不断为司法重点领域输送高质量计算机人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以“双向赋能”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学生心得体会摘编

参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时,我深感其在鉴定领域的专业性与技术先进性。通过实地参观,我们不仅了解了各类高精尖仪器设备的使用场景,还通过实际案例深入体会到技术手段在案件侦破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法医鉴定领域,DNA测序、痕迹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展现了科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不可替代性。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也让我们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鉴定信息化建设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鉴定等,为未来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2级博士研究生 王芳

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党团日活动,我有幸深入参观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这次参访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数字化浪潮中,检察工作已突破传统模式,形成了"技术+业务"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在展厅中,检察院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和大模型动画生成技术复原案件现场时,我深刻体会到技术手段如何突破时空限制,为司法公正提供科学支撑。这也正是落实最高检"以科技赋能检察监督"部署的生动实践。

——2023级博士研究生 张进

在参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各部门的负责老师结合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了遥感、视频分析、红外探测、化学分析等技术在案件侦办中的核心应用。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现场模拟和物证甄别等关键环节,还极大提升了案件侦办的效率、精准度和公信力。在座谈中我感受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下,计算机科学与检察技术交叉融合具有广阔前景,不仅能够拓宽案件侦办手段,也为法治建设提供智能、高效的技术支撑。

——2024级博士研究生 孙佳琪

我参加了由学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党团日活动,并参观了相关实验室,在活动中,专家们详细介绍了酒类包材鉴定、法医检验、化学重金属检测以及笔迹鉴定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这些技术对图像、视频等数据的处理方法与我的专业背景高度契合,也为我当前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案件处理的效率,更为每一个案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决心,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科研的广阔前景。

——2024级博士研究生 唐浩程

8b81e9191b254fa288600f0b8aa7abe7.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