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会再设专业分会 医学数学交叉助力健康中国——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大举行

2020年11月28日,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数学会、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协办。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巩馥洲主持会议,来自数学、生物、医学等不同领域的上千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会。

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现场人员合影

数学在医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医学领域中的数学研究,对促进医学和生物医学统计发展有重要帮助。尤其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与医学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日趋广泛,医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赢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中国数学会第十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同意设立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这也是中国数学会1935年创立以来成立的第11个专业分会。

巩馥洲主持成立仪式

田刚致辞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联合中科院、东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申请成立了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他提到,数学作为最古老而又最活跃的科学之一,在世界许多重大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和数学的结合在今天越来越体现出新的价值——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许多专家学者利用数学工具对疫情感染规模、传播风险、政策措施的效果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立顺应学科交叉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战略需要,是科技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天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要求。

田刚提到,周晓华是国际著名的生物统计学家,现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生物统计及生物信息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主任,全职加入北大之前,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在因果推断、医疗大数据分析、缺失数据分析等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希望周晓华领衔的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发挥人才汇聚、学科交叉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探索基础前沿领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中国数学和医学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詹启敏致辞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数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它的应用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医学已从定性描述进入到定量研究的阶段,进入精密科学的行列。随着近代医学对数理知识了解的不断深入,数理方法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广泛推广。数学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为医学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有助于阐明事物的本质;二是提高医学对随机现象和多因素现象分析判别决策的可靠性;三是为医学研究提供了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四是为医学研究提供了严密的推理工具和抽象能力;五是借助数学理论和形态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扩大生物学、医学的研究领域;六是有利于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研究。

詹启敏强调,数学在医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医学领域中的数学研究,对促进包括诊断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在内的医学和生物学统计发展有重要的帮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学、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和行业发展。医学数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需要专业组织对其推动,以此来进一步助力我国数学和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江松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江松院士在成立仪式中致辞。他指出,长期以来,交叉科学建设都备受国家重视。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机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他提到,基金委刚刚成立了第九大学部——交叉科学部,下一步,将加大对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主要学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带动整个学科或多个分支学科迅速发展。重大项目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推动学科交叉,汇集创新力量,攻克科学难题,服务创新驱动。

江松希望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要贴合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推动规范医疗、公共卫生和数学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强完善医学公卫体系,体现交叉学科优势,希望该分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做出突出成绩,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张继平致辞

中俄数学中心主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继平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医学界数学界的一件大事,医学和数学150年前还是距离很远,数学运用到生命医学里边去,那个时候来讲还是“不可思议的无效”。经过150年的发展,情况大为改变,现在数学已经应用到众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生命和医学。从国内医学界对数学应用的重视也能够发现这一点。他表示,北京大学将大力支持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相信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一定能够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马志明致辞

医学数学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马志明院士在发言中说,数学活动与人类现代文明紧密相关,数学学科不仅作为独立学科而存在,还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观念方法及应用工具,数学与其他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推动则是促进数学发展的关键动力。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互促互融,也进一步促进其他交叉学科、相关学科的深度发展。数学研究者,一方面应该潜心研究,拓展思维维度,在跋涉、探索过程中促进数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注重实际的需求,注重其他学科方面的应用,从而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繁荣。在5G技术、医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这是一个数学家大有用武之地的研究方向,做出好的研究成果能推动科学的发展。在这些研究方向取得突破,对医学领域和数学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陈大岳致辞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发言中说,中国数学会设立分会一向非常审慎,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非常不易,这也反映了大家对医学数学学科交叉合作的共识。医学和数学的交流合作,曾历经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近年来这个形势越来越明朗,也越来越有利于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共建生物统计系也是有益的尝试,今天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恰逢其时,北大数学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以开放包容的精神支持学会未来的发展。

周晓华致辞

第一届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周晓华介绍了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设立的目的、目前的基础、目前的成员组成、工作任务,并提出未来的工作规划。他认为,北京大学秉承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应用并举,是医学、公共卫生和数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基地,作为推动医学及数学发展的先锋,拥有完整的医学和数学学科体系,此外还联合了众多兄弟院校,为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未来,学会将继续加强内部建设,搭建医学公卫数据服务平台以及医学数学合作共享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向社会提供免费的医学、公共卫生、数学等方面专业咨询服务等,力争打造医学公卫大数据应用示范品牌;培养一批医学数学复合型人才等。

成立仪式之后同期举行“第一届医学数学论坛”,针对医学数学交叉应用问题,邀请首都师范大学胡涛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宏宇教授、清华大学侯琳副教授、山东大学袁中尚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扬教授、清华大学高军涛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任仙文副研究员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流行病学、医学影像学、精准医学、癌症诊断与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中医学数学交叉应用成果作报告并开展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推动交叉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纽带,顺应了学科发展趋势。在今天的大背景之下,数学和医学的结合应该是我国科学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主动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对医学数学这一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将引发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产学研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医学数学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还将加速我国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以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在国际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必将有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