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 | 这5位总年龄456岁的老人,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编者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北大人正在各条战线上与疫情“战斗”。在前线,北大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他们以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在后方,留守“阵地”的北大师生校友和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以行动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坚强保障,按照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北大的疫情防控工作;在“云端”,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每时每刻,各条“战线”上都发生着众多感人的故事。新闻网推出专题“战‘疫’故事”,通过讲述北大人与疫情“战斗”的故事,记录他们忙碌而温暖的身影,致敬平凡而伟大付出。

后勤的工作总是身处幕后的默默奉献和付出,“为了你”和“为了他”是每一位后勤工作者的信标,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无法阻挡他们想要奉献的激情和力量。日前,5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后勤退休职工,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私的奉献。

“我捐,我马上联系女儿帮我操作。”

“我捐,让我的儿媳马上把钱转给你。”

“我捐,你有我孩子的微信,马上联系她。”

“我可以多捐吗?”

王希祜、崔殿祥、何健、冯序鹏、洪贵喜,这5位可爱的耄耋老人在收到学校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通知的那一刻,没有犹豫,也不需要更多的话语,仅仅一句“捐款”,就足以在这些老人的心中再掀起波涛。无论身处何处,即使天南海北;无论身处何时,即使已是耄耋。那些年轻时属于他们对奉献和责任的激情,超越了时间,最终汇聚成一句“我捐”。

在这场抗疫战斗中,这些离退休人员虽不能做奔赴一线的逆行者,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坚守在他们的街道中,坚守在他们的社区里,坚守在他们的家中,守好一方的安全,不给社会添麻烦,做好看似平凡却弥足珍贵的抗疫人。

王希祜

老人在疫情中写下的一句话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全国各条战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一定能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病毒。”

王希祜今年92岁,退休前系北京大学副总务长,先后参与过《忆人生画卷 绘水墨晚霞》《北京高校校园建设》等书的编写。

何健

“这场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国家采取的果断措施都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罕见的。我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一定会带领14亿中国人民取得最后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党组织需要我捐款支援疫区人民,我会尽全力去做的。”

何健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离休前曾任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后勤党委副书记,今年已经91岁了,依然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和前线的情况。

洪贵喜

老人在疫情中写下的一句话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取得最后胜利。”

洪贵喜今年91岁,退休前系事务处处长、后勤党总支副书记,是一位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干活的后勤人。

崔殿祥

疫情中仍坚持锻炼的老人

崔殿祥今年87岁,退休前系北京大学副总务长,他用书法为武汉声援,为中国加油。

冯序鹏

老人每天坚持写诗、看报、看新闻

冯序鹏今年95岁,离休前任北京大学总务长办公室副主任、节能办公室主任,并长期担任《中国高校后勤》刊物常务副主编。老人喜欢书法、写诗,还出版了由书法家杨辛题字的《诗言志》。疫情期间冯序鹏每天必做的三件事:看报、写诗、看新闻,时刻关注新闻,关注疫情发展动态。

老人和女儿联手,为此次疫情阻击战献诗两首:

《聚众志,纳心田》

疫情防控纳心田,

救死扶伤勇向前。

大节昂然天地阔,

驱邪纳正共手牵。

《万众亲,爱人民》

而今时代爱人民,

马列光辉万众亲。

战胜疫魔垂光彩,

初心信誓美如春。

作者:冯序鹏 冯燕

2020年3月3日

疫情隔离了时间和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羁绊却能超过时间和空间。致敬所有在前线与死神搏斗的他们,致敬所有在后方默默支持和奉献的你们。疫情即将过去,春天不会太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