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见真情 危难显担当——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领导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慰问

2022年6月28日上午,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甄蕾,副书记、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劲涛,副书记黄雪松,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成芳,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组织科科长胡维双等领导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慰问、座谈,带来感谢信,感谢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副院长付卫及党院办、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处、宣传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党院办主任姜雪主持座谈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人员有政治担当,有责任意识,无论走到哪儿,上上下下的街镇、社区,各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很认可。”甄蕾首先代表海淀区委、区政府、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海淀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认可和赞扬。甄蕾回忆了崇礼区隔离点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人员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接力救治危重患者的过程,这体现了三院医护团队的过硬专业素养与应急保障能力。

赵成芳总结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海淀区疫情防控的各项支持工作。从4月26日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区域核酸检测、实验室核酸检测、第三方实验室督查工作等方面,对海淀区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医院每天派出300—500人参与核酸采样,目前共派出医务人员3178人,完成核酸采样共541万人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作为国家级实验室,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在每一次检测中,工作细致,精益求精,敬业奉献,严格把控检测质量。在每一次的临时派出任务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快速反应,果断承担起疫情防控的重任。医院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医疗队,连夜赶往海淀区设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隔离点,义无反顾的出发令人印象深刻,令人感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派到隔离点的医务人员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镇领导、老百姓的广泛称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还派出专家对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巡查督导,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李劲涛用十个“讲”——“讲政治、讲大局、讲担当、讲奉献、讲科学、讲纪律、讲效率、讲关爱、讲协同、讲保密”,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在两年零六个月的疫情防控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工作可圈可点、可歌可泣,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带队出征武汉,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有力支撑北京市海淀区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讲政治,讲大局,积极完成困难任务,积极参与各类抢救,无愧于白衣战士、白衣天使的称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求真务实,尊重科学,令行禁止,从预防接种、核酸检测到隔离点,把高效、温暖的工作作风带到了每一个人身边。各个院区协同,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对涉疫信息严格遵守保密纪律。

“只要有任务,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金昌晓在讲话中表示,只有社会面稳定了,患者才安全,医务人员才安全,医院才安全,支持海淀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海淀区人口众多、高校林立,为疫情防控带来很多考验,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海淀区卫健委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医院面临疫情防控和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的双重压力,将进一步进行调整,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全力以赴,全院一盘棋,全面统筹做好医院正常诊疗和院内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和就医安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立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体系,常抓不懈,关口前移,实行三级预检分诊,严格实行院前筛查,全面做好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不断梳理管理制度并修订和完善流程,从严从细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医务人员院感培训和考核,保障院感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医院感染管理处、医务处、护理部、总务处、保卫处、疾病预防控制处、门诊部和纪委监察室等多部门联合,对包括分院区在内的全院范围内,实行无死角、全覆盖的院感督查,每周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推广疫情防控经验,纠察防控风险点。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督查,迅速整改,不断优化。

为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和“四早”要求,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风险,打好防控主动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一时间派出核酸采样医疗队,坚守一线,开展核酸检测,为广大市民服务,并肩抗击疫情。4月2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向全院发出动员令,组建核酸采样医疗队,自4月26日派出第一批核酸采样医疗队至6月2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每日核酸采样任务备班300—500人,单日最高外派508人;累计派出医务人员、联络管理人员支援海淀区采样3178人,共计12,635人次,完成核酸采样共计541.74万余人次。

医院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硬核支持。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医院在两天内,成功改造检验科PCR实验室,顺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为应对北京新发地疫情,医院曾多次开辟PCR实验室,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此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雨绸缪,采用“平战结合”的策略,通过几轮核酸检测能力大提升工程,因时因势不断调整方法举措,形成了系统性的执行方案,特别是在核酸技术人员储备调配方面成效明显。

4月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到北京市卫健委通知,作为国家公共检测实验室之一,需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3万管。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乔杰、金昌晓为领导小组的专班机制,加快场地选择、设备论证与采购、资金保障、检测人员调配与培训、流程梳理等各方面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筹备,医院在机场院区建设日检1万管容量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方舱,同时,启用本部检验医学楼PCR科研实验室,完成日检1万管检测任务;加上现有1万管检测能力,部署完成日检3万管要求。为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医院从临床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博后队伍中,调集161名医务人员,累计支援达1364人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累计完成核酸检测75.6万管,共304万人,其中完成海淀区委派任务44.9万管196.2万人;外派核酸检测人员5人,其中2人支援海淀区。

北大第三医院人义无反顾,奋勇当先,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此轮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派出69人参与13个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和后备支援:5月22日派出9人赴延庆支援北京市海淀区两个隔离点;5月23、24日派出17人支援海淀区设置在河北崇礼区的两个隔离点;21日和24日派出5人到曙光和紫竹院社区的两个隔离点;6月12日派出30人支援朝阳区六个隔离点。

5月2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郭丽君副院长等7名医护进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为海淀区设置在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的隔离点突发急危重症抢救、慢病治疗支持、心理危机救援等医疗需求提供充分保障,为集中隔离居民提供坚实的医疗后盾。

13个隔离点分布分散、情况各异、条件艰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不喊苦、不叫累,把疫情防控任务放在首位,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落脚点,积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与兄弟医院同仁们并肩作战,与隔离点群众团结一心,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召必战,战必胜。隔离点有的在酒店,有的在居民区,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是保障隔离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完成每日的核酸检测任务。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保障老人、孕产妇、特殊疾病人群就医用药需求,参与隔离人员入住的前期准备、登记引导,发放防疫物资,统计核实基本信息,评估监测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指导防疫知识,申领整理防疫物资,消毒消杀,医疗垃圾清理,环境检测,以及最后引导帮助居民解除隔离返回等工作。

铁肩担使命,战“疫”守初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继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敢于担当、脚踏实地,科学精准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