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信息来源: 王选计算机研究所
文字:丛中笑| 编辑:晏如 | 责编:青苗为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12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王选纪念室主任、中国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王选生前专职秘书丛中笑应邀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为全系师生作“科学报国的最美奋斗者——‘当代毕昇’王选”主题报告,带领大家一同学习王选的科研创新思维,领略其高尚的精神风范。2000余名师生在清华大礼堂主会场和8个分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副书记李冬梅主持。
丛中笑作主题报告
丛中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的原创性和先进性,讲解了王选发明高倍率字形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技术的过程。自此,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加轮廓的描述方法”描述汉字笔画特性,实现了失真程度最小的字形变倍和变形。这项技术的诞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印刷效率与质量,更确保了汉字这一古老而美丽的文字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她表示,王选是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的奠基人,其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华文印刷行业。他因此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被誉为“当代毕昇”。
在报告中,丛中笑以王选的人生历程为主线,通过详实的史料、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图文与音像资料,深刻讲述了王选的奋斗人生历程,带领大家走进王选的精神世界,见证了他在疾病缠身和物资匮乏的条件下,凭借长远的目光、非凡的智慧与坚韧不拔的意志,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对国际国内照排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到选择直接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开展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最终发明了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中国印刷技术革命。最令师生们印象深刻的是,王选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展现出超越生命的坚韧与执着,病痛的折磨并没有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反而成为他对科学热爱和追求的催化剂。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报告最后,丛中笑强调,王选身上体现出的百折不挠、勇于创新、顶天立地、协作攻关、关心后辈等品格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时代典范。他的一生,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是自主创新与科教兴国理念相结合的光辉实践。他的故事,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主题报告会主会场与分会场现场
主题报告结束后,现场掌声不断,广大师生均为王选的事迹动容,纷纷表示要持续学习王选的高尚人格和创新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