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雪皑皑到春暖花开,他们化作燃烧的雪花——经济学院志愿者的冬奥记忆

东风的脚步盈盈,送走了严寒,迎来了春意。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共有19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他们的岗位分布在冰立方、冬奥村(冬残奥村)、奥林匹克酒店等数个场馆,在赛事服务、注册、体育展示、驻地酒店服务等多项业务领域奉献自我、踏实工作,化身为一片片纯洁的、燃烧的雪花。

2022年3月12日,冬残奥会闭幕的前一天,也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争夺冠军卫冕的最后一战。在良久的屏气凝神之后,冰立方内爆出阵阵欢呼。从2月2日首赛,冰立方志愿者们总共服务了上百场比赛,他们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见证了中国轮椅冰壶队成功卫冕。

“我们在这里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克服了无数荆棘和坎坷,书写无尽的体育精神。作为冰立方的志愿者,没有比这更骄傲的事情啦!” 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朱虹如此说道。

“双方队员开始握手,比赛提前结束时,看台上全体起立,开始大声鼓掌欢呼。作为一名冰立方志愿者,我见证了中国轮椅冰壶队成功卫冕!”2018级本科生贺灿春激动地描绘当时的情景。“我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运,感谢自己当时义无反顾选择了当志愿者,有了这样宝贵的机会,在践行经世济民初心的同时见证国家的荣誉!”

在盛会的尾声,冰立方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庄严旋律。

“冰立方全场响起《歌唱祖国》和《义勇军进行曲》的嘹亮歌声,我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当中国队登上领奖台的时候,我真心为他们骄傲。”2020级本科生延景彧说,“国旗升起的时候,我想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由衷地感到自豪。”

天上春来谁报人,江山气象一时新。季节的更迭是时间的语言,更是北大经院志愿者们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的他们不只是在传承志愿服务的精神,传承经世济民的初心,更是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纯洁如冰雪,无瑕似华年”

在运动场上滴落的每一滴汗水,都象征着奥运精神的纯粹。作为一名闭环内兴奋剂检查陪护员,2018级本科生李昭伦始终坚守在幕后工作,成为冬奥会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我们是保证赛事纯洁无瑕的力量。”李昭伦深知,药剂检测中庞大的工作量、繁复的细节是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我们要用最严谨的态度解决每一件小事。”

虽然他的这份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但是他的心依然与北大经院的志愿者们在一起。“我们永远是在一起的战友,其他志愿者们依然在战线上发光发热,展示着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相信因为有他们,冬残奥会也能得到完美无瑕的呈现。”

严寒已悄声走远,孟春也如期而至。李昭伦祝福着冬残奥会上的北大经院志愿者,他表示,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与纯洁无瑕的“冰新一代”相遇。

“赛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测温、检查核酸、检票验票、指引方位、招领失物、提醒戴口罩......志愿者朱虹直接面对现场观众,为每一位来宾热情服务。观众离场时脸上绽放的笑容,一声声“再见”“谢谢”,都是给志愿者们的最高嘉奖。

当体育健儿们奋勇向前、姿态风采各异、迸发出一往无前的生命力量时,朱虹是在背后无私奉献的一个。她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化为一点一滴的行动,将经世济民的初心谱写在纯洁的冰雪上。

“付出与回应”

“志愿活动最快乐的点就是——为他人付出,并且得到他人的回应。”延景彧向我们分享了他在冬奥与冬残奥的快乐瞬间。

“Happy New Year!”他向前来观赛的挪威观众致以问候,“春节快乐!”带着口音却听起来练了很久的一句中文,一下就击中了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延景彧还为观众讲解冰壶比赛实况,赛程迈入冬残奥会,他发觉冰壶的某些战术在轮椅冰壶中“不灵了”,这鼓励他对战略战术继续进行研究挖掘,这份求知求索,更为志愿服务添了趣味,也让他在为观众解说时游刃有余、深得信赖。

付出如星火,汇星河滚烫;回应如清泉,润心田涓滴。一份份“独家快乐”,拼出冬奥与冬残奥的盛世景象。

"拧成一股绳的团队”

“我们志愿者彼此心有灵犀,互相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会意。”

2020级本科生白广元这样描述自己的伙伴们。初春的余寒尚未褪去,而志愿者们热情似火、团结一心,积极投身于服务工作中。他回忆说,有时因为车次的原因,到岗轮换的时间会延误,其他志愿者总是耐心等待,交接好任务后才放心离开。如果当值的志愿者无法到岗,其他人也都会坚决服从团队的调度,站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做一颗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他的工作是在闭环外检查核酸、证件、健康宝等。赛事期间,防疫政策极其严格,但是他“工作前担心的不服管理的现象并没有发生”。分享的过程中,他特意提到了挪威运动员,他们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得非常好,令志愿者们刮目相看。

不仅如此,学院赠送的精致小礼物、工作人员相互扶持的援助之手、同伴们暖心的鼓励......这些“小确幸”让他对在北大经院志愿者团队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们整个团队的心都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坚决把赛事办好!”铮铮话语宣示着他们的决心。

团结拼搏、永创辉煌,争先进、创文明,全员齐动、铭记心中。

“牵起我们的,是友谊的光芒”

“纵使疫情肆虐,世界人民的友好交流不会被阻断。”

朱开笛作为会馆入场处的工作人员,消毒和检票是他的日常工作。在一次工作中,志愿者一时想不起如何回答外国友人,他便用简短的英文对外国友人表示了欢迎和祝福,没想到对方用流利的中文回答道:“谢谢,元宵节快乐!”

和谐温馨的气氛顿时飞溢四周。朱开笛深切地感受到奥运会是与各国运动员、媒体交流、沟通的好机会,是与外国友人亲切互动的好窗口,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好舞台。

冰面如镜,映照大千。世界的目光,投向这晶莹剔透的舞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这一刻,全世界人民打破隔阂、摒弃偏见,在五环的光辉下“一起向未来”。

“早春的晨曦”

赛事服务与高强度学习生活的兼顾,是每一位志愿者都要面临的挑战。“我经常穿着制服、背着物资跑进教室,在众目睽睽下穿越人群坐下。”2018级本科生伏笠萱用轻松的语气描绘她紧张的日常。“但我很早就确定了要成为志愿者的想法。我就是想干,不管什么岗位,只要让我上,我就愿意上!”

在学校与场馆间奔波,对志愿者们的体力也是一大考验。特别是清早的北京,仿佛尚未从夜的寒意中抽离。然而在通行控制的岗位上,她不得不与这份料峭对抗。

“但是当保洁大叔过来消毒时向我问起工作辛不辛苦、有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吃得好不好,即使他的口音我不太能听清,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温暖的关怀。”

那天的清晨因为有了一点晨曦洒进心房,而变得无比清澈。也许这就是奥运的初衷吧,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它凝聚的不只是来自各国的顶尖选手,还有是你我身边每一个普通的人。

仍念共赏雪纷飞,今虽惜别,愿及春阳会。

“没有服务的日子是陌生的”

“我们所在的C组,不管是混双冰壶,男、女子冰壶,中国队都没有赢过”,贺灿春说道,“直到中国冰壶队的最后一天赛程,也是我们上岗的最后一天。”2月16日晚,中国女子冰壶队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在追加局拿到2分,以11:9战胜加拿大队。

谈及自己的经历与成长,贺灿春说:“成长在于冬残奥中服务残障观众的‘小细节’——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走在轮椅人士的前方或者后方,这些细节决定了服务质量与观众的心理感受;成长在于看台服务中提醒不小心坐到国旗上的小女孩时对国旗的崇敬感;成长是希望自己在电梯口值班时更多对路过的观众和工作人员予以笑颜;是在冰立方门口验票时,一句句自信满满的问候留下的声音记忆。”

“没有服务的日子是陌生的。”志愿的日子进入倒计时,贺灿春感到些许惆怅。但这一段难忘的经历,早已成为她的一部分,时光荏苒,隽永铭刻。

“大国之风,冬奥尽展”

引导熙熙攘攘的人群,扫码、测温、出示核酸……2019级本科生姚于超看到这些感慨颇多:科技在进步,国家在富强!

短短十余年,北京已历两次运动盛事,他在两相比较中碰撞出思考的火花。“忆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场面何其盛哉,可那还是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时代。而如今,站在岗位上,入场前若干项目的检查哪个可以离开手机的帮助?在若干方面,依托这些高科技手段,中国才实现了对疫情的严格管控,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姚于超说。

联系到国家,他看到的是国家面向世界的姿态转变。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崛起的中国已无须迫切展示外放之姿,而是当此世界局势下冷静应对疫情的智慧。个人总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总结道:“通过双奥之城的变化,能看到个人与时代民族的变化产生的联系,冬奥会是看到个人与国家联系的好窗口”。

灯火里的中国,温馨和谐,流光溢彩;新时代的中国,长歌豪迈,生机勃勃!

“伫立在那感动之中”

冰立方后的颁奖广场奏起了国歌,在闭环外的志愿者们凝望着渲染着霓虹的夜空,心中的澎湃喜悦一时之间无法诉说,但已经流淌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

对于2019级本科生吴梦而言,志愿者已不只是单纯的赛事服务,更是作为东道主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我觉得很幸运可以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那种爱国之情的增强和对我们国家的自豪感都让我无比感动。”在最好的年纪做最好的事情,这种如约而至的相遇确实是十分难得的。“正因为这样,更让我认识到服务活动份量的厚重,以及每一位志愿者肩负的责任之重大。”

典礼结束,志愿者们开心地向颁奖广场挥手,步下颁奖台的运动员似乎看到了在远方的志愿者们,也向他们招手示意。那一个手势或许是当晚最朴素的动作,却会是让一群人能够铭记的画面,因为在举手投足间透露的,是道不尽的感动。

虽然盛会已经迎来落幕,但想要与你一起描绘的未来才刚刚到来。

2022年3月13日,也是冬残奥会志愿者们在岗的最后一天。志愿百日,铭记一生。日复一日,发光发热,志愿者们在广阔的天空中,划出自己的一道星轨;同心并力,孜孜不倦,志愿者们的熠熠星轨,共同构成一片浩瀚的星海。

乘着班车回到校园,包里是沉甸甸的志愿者激励物资,心里是满盈盈的自豪感与成就感。那些在校园中奔波的蓝衣志愿者不会消失,他们收好前一段旅途的衣装和行囊,带着更加赤诚的心,义无反顾地奔赴经世济民的学习和实践、探索和奋斗之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