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信息来源: 政府管理学院
编辑:麦洛 | 责编:燕元为促进政治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交流与共建,推进中国政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实现政治学教材建设的科学化、体系化,服务国家学科与教材建设战略,由政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育部政治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的“政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与教材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于11月9日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行。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教授,政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政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严洁教授主持,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政治学教材建设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主旨发言和讨论。
刘建波指出了未来政治学学科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并阐述了教材与人才培养、教材与教学实践以及教材与技术发展之间的深刻关系。
刘建波致辞
燕继荣介绍了基地的基本功能和使命,总结政治学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共识,强调政治学人建立中国自主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使命和担当。
燕继荣致辞
严洁介绍了基地建设情况,梳理基地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近期的重大研究与调研动态,并展望基地未来的发展规划和重要预期成果。
严洁主持
论坛的第一单元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段德敏长聘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熊易寒以“跨校教材建设与政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总结了教材作为学科公共领域的主要特征、高质量教材的内涵和教材建设的现有问题,认为跨校合作能有效促进高质量教材建设,推动政治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和成熟的共享学术体系的形成。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肖晞教授以“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政治学内核——《政治安全概论》教材编写的一点思考”为题,从政治学视角梳理国家安全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脉络,基于国家、主权、秩序、发展等一系列关键议题探讨了国家安全学的政治学内核,并分享了《政治安全概论》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任勇教授作了题为“国家治理研究如何融入教材编写当中”的发言,从国家治理研究与政治学一般性知识生成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国家治理研究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黄琪轩教授以“政治学教材中的时间、视角与知识融通”为题进行发言,借助“恒久机制”在科学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古今融通、中外融通、方法融通和学科融通对政治学教材建设能够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
论坛的第二单元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孙明长聘副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庞金友教授以“新时代‘一流’政治学教材的学科使命与编写策略”为题,指出教材编写受到时代变化、学生群体变化、教材功能与角色变化三大核心因素的影响,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呈现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新时代的政治学教材建设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还要采用启发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理念,增强内容的时代感和回应性。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孟天广长聘教授以“计算政治学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若干思考”为题,讨论了计算政治学学科的兴起及其对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影响。在探讨计算政治学的教材建设新方向方面,孟天广强调跨系统、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旨在拓宽研究对象并强化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促进计算社会科学教学体系和教材的创新和发展。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冬娅教授以“关于中国政府与政治教材的理论与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为题,强调教材需提供结合学科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经典判断。同时,教材在内容上应融合中国经验,探索如何通过教材描述和解释中国政府与政治,以实现中国政治学原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里峰教授以“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与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为题,提出建立以年代为经、专题为纬的教学体系,旨在通过纵向时间线索和横向专题研究,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结构。李里峰特别强调在浩瀚的历史知识中抓大放小,聚焦于每个时期的核心制度进行深入讲解,同时简略处理次要制度,以清晰展现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正绪教授以“比较政治学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为题,讨论了比较政治学的学科构成与特征,指出比较政治学主要面对本国以外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目标是展示多样性和复杂性,关注概念建构、发展模式和形成理论,同时展示了比较政治学在概念和知识体系中国化方向的一些努力和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续添教授以“历史政治学与政治学学科的教材建设——以政治制度教材为例”为题,强调了历史政治学对于政治制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采用大历史观、有效运用历史材料以及整合政治学和历史学两种研究路径,注重理论化并强调基本理论与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实现政治制度教材编写中历史与理论的更好结合。
论坛的第三单元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啸长聘副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以“教材编写的政治经济学”为题,基于教材编写现实中的路径依赖、后发劣势、理性选择理论,分析了高校教材编写当中的困境,并介绍了当代美国政府与政治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理论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吕杰教授以“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治理——对中国治理经验的学理化阐释和教学”为题,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指出主流比较政治学教材的框架逻辑具有相对稳定的分析层次,并以产权理论、国家构建为例,分析了后发国家以及中国经验的新理论发现,指出未来可以将使用场景的差异理论化融合不同的理论,提升通约性。清华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杨雪冬教授以“关于国家治理二级学科教材建设的初步思考”为题,指出国家治理在新的政治学学科中的地位,阐释了国家治理二级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分析了国家治理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展开的基本原则、学科基础性属性,并介绍了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国家治理学科建设的探索经验。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丁志刚教授以“对国内政治学教材的几点看法”为题,基于自身30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从政治观、自主知识、教材多样性几方面讨论,认为学科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政治概念问题,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教材建设中需要处理好一统性与多样性的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颜俊长聘副教授以“比较政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及其对教材和学科建设的启迪”为题,阐述了比较政治学的学科界定、内涵、意义、地位,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比较政治学的教材使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经验,提出比较政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将中国本位的比较现代化带回的可能性。
严洁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围绕政治学科高质量发展、教材使命功能以及学科与教材体系建设等重要议题达成了多项共识,为教材基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燕继荣表示将汇总与会专家的宝贵意见,指导政治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
本次研讨会探讨了政治学学科发展与教材体系建设的重大议题,达成了多项共识,为进一步明确政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方向,推动各校合作参与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合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