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暨青年教师教学培训课程“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开讲

2022年11月18日14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人事部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培训项目模块二第八讲“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开讲,培训通过ClassIn平台同步直播给北京大学和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项目的青年老师们。本次培训邀请了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基础医学院张卫光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外国语学院林丰民教授主讲,来自北大各院系、中西部高校共1600多位青年教师线上参加了本次培训。

孙华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他认为,“课程思政”其实并非新近概念,其核心是一直以来对教师“育人”的要求,简单说就是教师应该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的问题。孙华分享了北京大学教学档案袋平台中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专业建设培育,以及北京大学多个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并介绍了“生理学”“航空航天概论”“中国哲学”“法律实务——诊所式法律教育”“社会保险”等多门案例课程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他强调,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孙华作报告

张卫光分享了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他指出,思政是教育的关键,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教师是主力军。他表示,可以从神话传说、医学史话、院士诺奖、医学案例、家乡风土等内容出发,结合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医学心理、社会医学四个方面,以此形成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张卫光通过分享北大医学部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北京方案”、新中国陶其敏教授以身试乙肝疫苗的授课视频,向各位青年教师展示思政教育融于专业课的具体实践。他还介绍了“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创新教学的一些经验,包括虚拟实地结合、课程思政融合、基础临床整合、线上线下混合以培养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他认为应避免宣教、为思政而思政的行为,应以我国的医学前辈故事、身边案例、亲身经历激励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张卫光作报告

林丰民讲授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他指出,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目标一致,但方法和路径有所不同,课程思政应以专业课为主要依托,从不同学科专业育人要求、不同类型课程特点进行分类推进。以自己的学科专业教学为例,他分享了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文史哲、政经法、教育等文科课程的思政包括五大方向的共性元素——回望过去、放眼国际、关注大师、留心时事、正视差距。在介绍了几个不同主题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后,林丰民总结了课程思政在实践中需要避免的误区,如求大求全、生拉硬扯、与课程内容脱节、一定得“说好”、思政是“负担”,并以自己负责教授的阿拉伯语系课程集群的思政为例,介绍了外语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他提醒青年教师们,要注意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以及思政元素的发掘。

林丰民作报告

本学期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与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计划培训模块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后续还会涉及到学习考核与课程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通过开展讲座和沙龙等多种活动,搭建北大青年教师与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教学交流、合作的平台,为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此外,培训课程资料都将在北大教学网和北大教学培训平台中发布,为不能到场参加的青年教师提供后期观看学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