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信息来源: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编辑:燕元 | 责编:晏如12月5日至10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与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了“2024年现代天文学前沿国际博士生论坛”。此次论坛作为北京大学2024“学科质量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前沿科学研究人才。来自国内外的100余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左:吴学兵主持开幕式;中:高宁致辞;右:彭良友致辞)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主任吴学兵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宁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大学为落实战略部署、设立学科博士生论坛系列项目的情况。他强调,天文学作为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学科,始终引领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他希望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博士生论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物理学院副院长彭良友在致辞中表示,天文学是国内外紧密合作的学科,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发挥天文学科的优势,加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他相信有好的环境、仪器和前辈的引领,到2035年中国一定能建设成为天文学人才培养的高地。
汪景琇、景益鹏作分享
韩占文、史生才作分享
曹臻、何子山作分享
戴子高、李菂作分享
董若冰、刘超作分享
本次论坛涵盖了星系与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恒星与银河系、太阳与行星、射电天文学等主题,重点关注国内外相关天文设施取得的最新科学进展,并讨论如何利用这些设施有效参与其中的科学研究。10位特邀报告人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报告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汪景琇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景益鹏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北京大学科维理所所长何子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戴子高教授、清华大学李菂教授、北京大学董若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35位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和7位研究生的张贴报告也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在各领域的研究成果。
参会者合影
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天文专业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北京大学的天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大天文学科将进一步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