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教授团队牵头研制的人工智能算子接口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当前,正值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将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近日,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杨超团队牵头研制的人工智能算子接口国际标准IEEE Standard for Operator Interfa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标准编号:IEEE 2941.1-2022)在IEEE标准协会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球首个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算子接口的标准化成果文件。

IEEE P2941.1子工作组隶属IEEE数据压缩标准委员会(IEEE Data Compression Standard Committee, DCSC)架构内。DCSC建立的目标是针对日益增长的大规模数据对压缩技术带来的挑战和产业需求,探索制定面向视频、音频、图像、文本、人工智能模型等类型数据的压缩编码和处理分发等技术国际标准。

IEEE 2941.1子工作组实际贡献人信息

工作组成员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鹏城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音视频编码标准工作组等国内一流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百度、华为、寒武纪、商汤、浪潮等高科技企业。

IEEE P2941.1子工作组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杨超教授担任主席;北京大学田永鸿教授担任副主席;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算力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樊春、成果管理办公室知识产权工程师冯海军、先进计算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李敏担任相关职务,副院长陈德良、秘书长兼院长助理王新民参与编制。

此标准规定了人工智能应用中常用的算子接口集,包括基础数学、神经网络以及机器学习三大类,接口的设计兼顾了通用性和高效性。标准支持不同维度、不同存储格式、不同精度和不同类型的数据,并且能广泛覆盖人工智能领域内共性的基础算子操作,对于破解人工智能软硬件适配难度大、不同软件算子接口不一致等难题具有突出贡献。同时,该标准可降低AI软硬件映射复杂度,对指导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设计和开发统一应用接口的人工智能算子库意义重大。

团队努力践行国家政策,积极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推广,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工作深度融合,以标准研制为重要方向,聚焦先进计算、算力网络、网络安全和数字经济等领域,涵盖相关模型、算法、软件和应用等的标准化研究;并以标准的生态建设为抓手,促进标准、科研、产业服务全链条发展,带动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先进计算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