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之美系列讲座——化学之美”第七讲举行,黄建滨主讲“大师的顿悟与文明的发展——胶体与界面化学漫谈”

11月8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学科之美系列讲座——化学之美”第七场讲座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建滨教授作题为“大师的顿悟与文明的发展——胶体与界面化学漫谈”的讲座。全校50余位师生报名参加现场讲座。讲座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德佳老师主持。

讲座现场

胶体与界面化学是现代科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1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格雷厄姆首次认识到胶体的特性,这一发现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格雷厄姆将物质简单地分为晶体和胶体的做法并不完全正确。20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欧文·朗缪尔在表面化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使他于1932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黄建滨作讲座

1905年,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维伊曼通过对200多种化合物进行实验后发现,任何物质既可以制成晶体,也可以制成胶体。直到20世纪,随着超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科学家们对胶体的认识逐渐清晰。胶体化学的研究逐渐揭示了介观领域的特性和规律,成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

胶体粒子的特殊意义在于其质点尺寸的减小。随着质点尺寸的减小,单位量物质所拥有的界面面积迅速增加,界面上的分子比例也越来越大。这种特异性使其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热点。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研究领域与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重叠,应重点关注质点尺寸而非化学组成、样品来源或物理状态。

黄建滨指出,从某种角度而言,胶体化学是大分子与细分散多相体系的科学。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如药物输送、纳米材料制备、环境保护等领域。黄建滨还介绍道,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液体表面倾向于最小化其表面积。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它们通常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能够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改变液体的表面性质。这种特性使得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医药和工业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

学生提问

讲座结束后,黄建滨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听众疑问。

主讲嘉宾简介:

黄建滨,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期刊RSC Applied Interfaces副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Surface Science顾问编委,国内期刊《日用化学工业》主编。1987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至1995年5月在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从事表面活性剂溶液及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在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特别是溶液中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工作,目前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总被引:7233;他引:6296;H因子:49)。2001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中国优秀博士后奖,2003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425310),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2005年作为物理化学团队主要人员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团队一等奖,2017年获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师奖,2018年获中国化学会第二届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

e308105773af410bb937b7be2bd22c21.pn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