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新年研讨会举行

1月13日下午,2024北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新年研讨会在临湖轩东厅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出席会议,国际合作部部长李昀、北京大学孔子学院在任院长及部分卸任院长参加研讨。会议由国际合作部海外拓展办公室主任马岚主持。

会议现场

方方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孔子学院对全球文化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对所有院长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北京大学孔子学院通过高端学术讲座、全球人文论坛和展览等活动,深化了与合作伙伴的交往,推动了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同时,孔子学院还通过主题论坛和世界文化遗产巡展等方式,促进文明互鉴,弘扬中华文明。未来,北京大学将继续发挥孔子学院的办学主体作用,在深化学校的国际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与会院长围绕不同议题发言并展开讨论。第一个议题聚焦“北京大学孔子学院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引领作用”。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原中方院长王恩界以埃及为例,介绍了孔子学院如何助力当地学子实现“汉语梦”与“留学中国梦”,凸显了孔子学院作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桥梁重要的作用。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原中方院长、教育学院副教授繆蓉深入剖析了北京大学孔子学院如何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顾问傅增有则结合朱拉隆功大学孔院的实际运作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及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image2.jpeg

线下嘉宾发言

第二个议题围绕“如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孔子学院”展开。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原中方院长王世洲教授巧妙地以“牡丹出自百花园”为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孔子学院在推动北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牛大勇详细报告了早稻田大学研究型孔子学院的当前工作概况,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原中方院长吕文娜则结合北京大学的实际经验,对研究型孔子学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享。

线上嘉宾发言

在第三个议题“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挑战与北大应对策略”的讨论中,各位发言人结合实践经验,积极为孔子学院的发展献言献策。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卜珊聚焦2023年后疫情时代的新开端,探讨了孔子学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创新发展模式。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潘璐以德国孔子学院的发展之路为例,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北大的应对策略。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韩圣龙分享了朱大孔院后疫情时期的工作简报,展示了孔子学院在应对挑战、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努力。这些观点和案例共同揭示了北大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效策略。

针对第四个议题“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与领导力建设”,各位中方院长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姚坤明强调凝心聚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开创孔院新局面的策略和展望。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姜万军则聚焦打造高效团队的管理策略与实践,分享了提升团队效能和推动孔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立命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祖人植着眼于长期合作,阐述了基于契合点共建品牌项目的重要性,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些观点展示了中方院长们在推动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和领导力建设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成果。

在研讨会的颁奖环节,李昀为王世洲、缪蓉以及吕文娜颁发证书,感谢他们为孔子学院工作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奉献致以深深敬意。李昀作总结发言。她感谢各位院长为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提供的宝贵思路和经验,相信北大孔子学院会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形成未来发展的崭新动力,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凝聚资源力量,将孔子学院打造成汇集学术资源的优势平台,以持续的驱动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与发展。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