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优秀留学生毕业生 | 学有所思关天下,情有所牵中泰间——记国际关系学院泰国籍留学生刘高谊

编者按:2021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今天,北京大学2021届留学生毕业生即将奔赴五湖四海、全球各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回信中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他们在北京大学度过或长或短的留学生涯,凝结求学燕园、求学中国的真实所思和所想、亲历所见与所闻;他们用双眼看见最真实的中国模样,用双手触摸最鲜活的中国脉搏,用双脚行走最本真的中国大地。这段留学时光带来的经历与感悟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北大和中国,更属于世界。正是看似平凡的个体和平凡的梦想汇聚成留学中国的时代强音,编织成多元多彩的世界图景。


值此毕业季,北大新闻网联合留学生办公室特别推出“我的北大·我的中国·我的世界”优秀留学生毕业生人物专题报道,记录2021届优秀留学生毕业生在北大求学的成长经历,弘扬榜样力量的同时,希冀引发共鸣,鼓励更多北大留学生不负韶华,创造经历,增进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跨越国界,连通世界。

人物简介:刘高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泰国籍2019届本科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太方向2021届硕士留学生;曾获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发表论文《疫情下的泰国政治新常态》。

刘高谊

又是一年毕业季,七月的燕园回荡着毕业学子的深情离歌、师长的毕业寄语。“我们这个社会仍然需要一种精神的高度,这种高度,需要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去支撑。过去的一段时间,听得最多的两个词是‘内卷’与‘躺平’。请大家注意,不管这两个词流行开来有什么样的社会根源,但作为北大人,你们与这两个词无缘。你们的责任,就是让这个社会舒展,让每一个人站立,而这就要求你们坚守原则,不向任何低俗的思想和行为妥协,不破坏规则、不投机取巧,更不轻言放弃。坚守原则不容易,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获得更少,因为坚持原则意味着不内卷、不躺平。”7月12日,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届毕业典礼上,院长唐士其这一段语重心长的致辞,引起了毕业生们的强烈共鸣。这篇精彩的讲话迅速被大量转发,打动了无数学子,成为毕业季同学们热议的“别人家的院长”毕业致辞。

毕业典礼上,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刘高谊作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在台下静静地听着院长致辞,从201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始本科学习到今年硕士毕业,刘高谊已经在燕园度过了六年的学习时光。六年里,他和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一起,在北大学习实践、追寻梦想,在学院“爱国关天下”的治学理念中,关注着世界,关注着中国,也感悟着“让这个社会舒展,让每一个人站立”的北大情怀。当毕业典礼上《燕园情》的歌声响起时,刘高谊的脑海里浮现起一段段难忘的记忆,思绪又回到了2012年8月,那个他和中国结缘的夏天。

缘起之时,一次从南到北的邂逅

2012年8月,正在泰国读高中的刘高谊参加了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的一个中泰中学生交流项目。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是一项以“创建新一代世界公民”为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跨国交流,让学生感受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将国际文化分享交流融入到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经历中,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刘高谊参加的这次交流是到中国东北的辽宁鞍山市。到了中国后,他入住当地志愿者家庭,去就近的中学与当地学生一起学习语言、文化和基本课程,并参加各种AFS、学校以及接待家庭组织的活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刘高谊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的中学教育。刘高谊从小就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这次交流为他打开了认识中国的一扇大门:第一次听当地人说东北话、第一次品尝到正宗的东北菜、第一次认识了许多热情的东北同学……年少的刘高谊很快融入到了中国同学中,成了一个泰国“小东北”。刘高谊至今还记得刚到中国上大学时,一位东北室友才和他聊了两句,就惊讶地对他说:“大兄弟,我咋从你一个泰国人口中听到了东北乡音呢,太亲切了。”

年少时这次从南到北、跨越三千多公里的学习交流,让刘高谊开阔了视野,第一次接触和感受了与泰国完全不同自然风光和文化习俗的中国,也锻炼了他独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次结缘决定了他日后的两个重要的选择——到中国留学,解锁更多的中国文化;学习国际关系,拓展更广阔的世界视野。

交流之间,打开融合的窗口

带着留学中国的梦想,回到泰国后,刘高谊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到中国留学的机会。2015年,刘高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

初入北大,刘高谊发现自己的中文很不给力。和身边的中国同学一起上专业课,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像在听“天书”。语言的压力和繁重的专业课学习让他十分焦虑。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段让他很受煎熬的学习时光。不过倔强的刘高谊并没有灰心气馁,那段时间里,他用超强的耐心和毅力把功夫重点放在了攻克语言关上。他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慢慢将汉语词汇、语法等一点点啃下来。随着汉语听力能力逐渐增强,他逐渐适应了课堂上的学习,但中文写作能力还是跟不上,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为了能跟上老师讲课节奏,刘高谊居然想出一个奇特的办法——听汉语、写泰语的“双语记笔记模式”。他先用泰语把听懂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再翻译成中文,这样既加深了学习印象,又提高了中文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说起自己独创的“刘氏同传翻译”的学习技巧,他笑道:“这个办法对提高我的语言转换能力特别有帮助。”

刘高谊与本科室友

突破了语言关的束缚,刘高谊打开了融入北大、了解中国的窗口。他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专业课学习的深入,他跳出了原有的视角,试着从中国的角度思考中泰经济文化交流和中泰关系。“作为泰国人,一般都只会从泰国本地的文化、价值观或者生活方式来看到自身与外部的关系。但其实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文化的互动交流。交流是双向的,因此从单方面来看待这种互动关系在某些方面是不太全面的。而我如果通过换位思考,将自己融入到另一方的环境之中,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相同的东西,有助于进一步全面了解中泰两国之间的互动。”“这也是留学生学习国际关系的优势,我可以从泰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也可以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泰国。”2018年,刘高谊协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班举办水灯节晚会。“那是北大中泰学生一次亲密的互动”,刘高谊对那次晚会至今难忘。水灯节是泰国最美的节日,那天晚上,燕园里美丽的水灯烛光辉映着各国学生的身影,构成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刘高谊觉得,把泰国的水灯节文化带进北大校园,就是一种文化的双向交流,是一种彼此的认同和欣赏。“爱国关天下”,就是要有更包容的心态和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刘高谊在北大国际文化节泰国展台

疫情之下,客观地记录和思考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刘高谊和许多留学生一样,暂时不能正常上课,也不能回到祖国。“那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宿舍房间里,和老师、同学直接交流的机会很少,感到有些焦虑和烦闷。”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刘高谊觉得“等待疫情全面好转虽然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但坚持正确的抗疫措施,就能看到美好的结果。”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记录和观察北大人在疫情下的学习和生活,也可以结合中国的抗疫经验,思考泰国的防疫政策得失。于是,他选择了用相机记录自己疫情下的生活。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喜欢用胶片相机来拍摄。他觉得,胶片相机每卷胶片的数量是有限,会让自己的记录拍摄更慎重,让自己学会取舍。另外,胶片相机照片冲洗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种等待拍摄结果的过程,就像疫情下对正常生活的期待。在这个沉淀自己的过程中,刘高谊撰写并发表了论文《疫情下的泰国政治新常态》。为了撰写这篇论文,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对疫情爆发后泰国的防疫政策进行了冷静分析和探讨。他认为,在疫情期间,很多人曾经讨论政治制度对疫情管控的优劣,但判断不同制度是否符合现实、是否行之有效的标准不能依靠单一的价值判断,还需要结合不同国家人民幸福感的获得来进行评价,这就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书信之中,学会讲好中国故事

从本科到硕士毕业,六年的学习生活让刘高谊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他也常常思考,回到自己的国家,如何讲述自己在中国亲身经历的生活和学习故事,如何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分享给更多泰国人,加深中泰两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北京大学来自32个国家的45名北京大学留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致以美好的祝福,他们在信中讲述了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体会感悟。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回信了,刘高谊第一时间学习了回信。他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他思考如何在中泰两国之间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有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刘高谊体会到,自己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真实的体会和想法,促进中泰人民的民心相通“只有经过亲身学习和体验,才能讲出真实立体的中国故事。”

时光如水,9年前,一个怀揣梦想的泰国少年,第一次走进中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解这个国家;9年之后,一个留学北大的泰国学子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与祖国之间的故事。

故事为桥,桥上有灯,点亮心灵让彼此相通,如同繁星一般,将世界的天空点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