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北大教授张祥龙先生

70ca970404e8405f84e6b8662279b207.jpg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祥龙先生于2022年6月8日晚10点50分在北京家中安然离世,享年73岁。

张祥龙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以现象学、儒家哲学和东西比较哲学研究闻名于世。

张祥龙先生1949年8月14日出生于香港九龙。他于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2月获学士学位。1982年3月至1983年9月在北京环境保护局从事自然保护工作。1983年9月至1986年9月在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哲学研究。1986年9月至1988年8月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大学就读并获硕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2年2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哲学系就读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2012年9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荣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2012年9月自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2012年10月至2017年9月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一级教授。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2021年9月任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博古睿学者。

张祥龙先生曾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会长、美国哲学学会(APA)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研究员。

张祥龙先生治学严谨,学贯中西,会通古今,在东西方哲学比较、现象学和儒家哲学等领域造诣深厚,成就斐然;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西方哲学笔记》《当代西方哲学笔记》《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现象学导论七讲》《复见天地心》《家与孝》《中西印哲学导论》等二十多部学术专著和文集,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其著作多次获奖和再版,在学界和知识界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

张祥龙先生学术思想气象恢弘,自成一家。在现象学研究方面,张祥龙先生以海德格尔哲学为起点,融入中国传统体道方法,别开生面,推动了海德格尔哲学与中国思想的结缘,促进了海德格尔的中国化。他对现象学的研究极富新见,在汉语学界乃至国际现象学界都卓然自立。

长年来张祥龙先生在比较哲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为深化哲学的理解和各文明哲学之间的对话,带来了诸多启发,开创了包括印度哲学在内的东西方哲学比较的新思路。  

张祥龙先生积极探索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式。他早先以现象学方法研究先秦诸子,后逐渐转向并集中于儒家哲学研究,旁参印度古学,参酌现代西方哲学,体大思深,发人未发,成为儒学思想当代建构的重要代表人物。

张祥龙先生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山大学,为我国的哲学教育和哲学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引领学生和他一起思考,激发了一届又一届学子走上哲学事业之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者;他又为人诚挚而谦和,从不以师长的权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张祥龙先生在教学上不遗余力,审阅、批改学生作业和论文极其认真细致而又严格公正,其言传身教堪为学界传道授业之典范。

张祥龙先生沉静纯和,温文儒雅,品行高洁,为人真挚而通达,自修严谨而待人宽和。他数十年中一直关心、资助和鼓励身处困难和逆境中的学生。他一生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知行合一。他对中国文明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对中华文化复兴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此视为自己的学术使命,并付出巨大的努力。

沉痛悼念张祥龙先生!

张祥龙先生千古!

张祥龙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2年6月12日上午9∶00在八宝山殡仪馆梅厅告别室举行。因目前防疫严控,八宝山只允许家人参加,故请发挽联、唁电、纪念文章的单位或个人请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办公室联系。

电话: 010-62751670 010-62753727

邮箱: fengl.liu@pku.edu.cn; zhangy@pku.edu.cn

相关阅读:北京大学哲学系悼念张祥龙先生专栏

附张祥龙先生著述目录

一.著作:

(1)《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修订精装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月。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修订新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2)《海德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此书2000年被制成香港公开大学馆藏图书光盘版,中图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制作。

《海德格:二十世纪最原创的思想家》(旧作《海德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的文字修订版),台湾台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4月。

《海德格尔传》(修订新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

(3)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30万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4月。

(4) 《现象学思潮在中国》,与杜小真、黄应泉合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本人为该书第一署名人,写作“前言”和第一部分,共约九万字。

(5) 《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朱刚、林丹整理),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1月。39万字。

(6) 《西方哲学笔记》(37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 《当代西方哲学笔记》(2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Eine interkulturelle Perspektive (《语言与实在:一种文化间的视野》,德文论著),与Ramakrishna Puligandla合著,张祥龙为第一作者,Christiane Dick译为德文,Nordhausen: Traugott Bautz出版社,2005年。

(9) 《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京:北大出版社,2007年1月。

(10) 《中华古学与现象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1月。

(11) 《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2月。

(12)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从〈春秋〉到荀子》,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13)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与洪汉鼎等共四人合著。本人为第三作者,撰写书中“物理主义的分析哲学”一章。

(14)《现象学导论七讲:从原著阐发原意(修订新版)》(以上第5项的修订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15)《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增订版,新增加了8章,约五分之二的内容),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

(16)《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17)《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18)《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1月。

(19)《〈尚书·尧典〉解说:以时、孝为源的正治》,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8月。

(20)《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1月。

(21)《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儒家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前三卷由以上11、12和17的修订版组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11月。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11月。

(22)《中西印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

二.论文:

(1)“塔斯基对于‘真理’的定义及其意义”,《外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期,1986年,289-310页。

(2)“分析哲学、模型与实在”,《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3)“贺麟传略”,《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

又载《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0辑,晋阳学刊编辑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又转载于《会通集》,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10月,51-84页。

(4)“贺麟的治学之道”,《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

此文修改后再发表于《观澜集》,胡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209-214页。

(5)“想象一块红”,《哲学评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4月。

(6)“海德格的《康德书》”  《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3辑,北大出版社,1993年。此文获1995年颁发的“金岳霖学术奖”三等奖。

(7)“海德格、胡塞尔与东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8)“海德格与古希腊前柏拉图哲学”,《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一期。转载于《智慧的探索(中国哲学1995年)》,张汝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转载于《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3期。

此文1996年12月获第三届《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

(9)“海德格的现象学起点”,《哲学研究》,1993年第10期。转载于《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3年11期。

(10)“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的象论”,《学人》第8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

(11)“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哲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9月。

(12)“海德格的构成-缘起域型的思想方式及其在中西哲学对话中的地位”,《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东方出版社,1994年。

(13)“‘Dasein’的含义与译名”,《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14)“‘合理信仰’的困境和儒家的‘中庸至诚’”,《道风——汉语神学学刊》第4期,香港,1996年1月。

(15)“海德格理解的‘道’”,《道家文化研究》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

(16)“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含义与问题”,《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7月。

(17)“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与老庄的道言观”,《德国哲学论丛》(1995年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18)“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评”,《道风汉语神学学刊》,第六期(1997年春)。

(19)“解释学理性与信仰的相遇——海德格尔早期宗教现象学的方法论”(与陈岸英合写;张祥龙为第一作者),《哲学研究》,1997年第6期。

(20)“胡塞尔的意义学说及其方法论含义”,《哲学杂志》(台湾出版)第20期,1997年5月。又载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2月,1—19页。

(21)“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中译本导言”,《致死的疾病》,S.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王建军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22)“‘实际生活经验经验’的‘形式显示’——海德格尔解释学初论”,《德国哲学论丛》(1996-1997号),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观‘象’”,《读书》,1998年4期。

(24)“海德格尔的纳粹问题——事实与思想”,《开放时代》,1998年3、4月号(总第120期);1998年5、6月号(总第121期)。

(25)“Tai Chi: Boksen als een Weg tot Inzicht”(“太极:获得洞察之道”),载于荷兰语学术月刊《Streven》,1997年12月号,974-983页。(此文原为英文,在比利时曾做演讲;由比利时学者译为荷兰文发表。)

(26)“著译交辉,中西互融——贺麟与北大”,《巍巍上庠,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北大出版社,1998年,754—762页。

(27)“Life-WorldandHigherHumanNature”(“生活世界与更高的人性”,英文),载于德国出版的《现象学研究》(Phaenomenologische Forschungen)杂志1998年特刊, Freiburg/Muenchen: VerlagKarlAlber, 1998, 42—53页。

(28)“The ‘Meeting’ in Ruusbroec’s Spiritual Espousals”(吕斯布鲁克《精神的婚恋》中的‘迎接’,英文), 载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出版的学术杂志《我们的精神遗产》(Ons Geestelijk Erf) 1998年6月号(72卷2期),154—163页。

(29)“亨利希·海德格神父访问录;与海德格传的若干疑点”,与赖贤宗合作,载于《哲学与文化》(台北),1998年12月。

(30)“Heidegger and Taoism on Humanism” (海德格尔和道家对人道主义的看法,英文),《德国哲学论丛199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9—141页。

(31)“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61—72页。

(32)“吕斯布鲁克及其《精神的婚恋》中的‘迎接’的含义”,《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年第1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4月,132—158页。

(33)“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哲学研究》1999年6期,67—71页。

(34)“中国古代思想是否能被概念化?”,《读书》1999年7期,58—63页。

(35)“‘合理信仰’的困境和儒家的‘中庸至诚’,《基督教文化评论》第9辑,1999年9月,291-297页。

(36)“The Time of Heave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发表于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当代中国思想》,英文),美国纽约M.E.Sharpe出版,30卷第4号,1999年,44—61页。

(37)“贺麟”,《学术大师治学录》,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747—774页。

(38)“境域中的‘无限’——《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读”,《江苏社会科学》(双月刊),1999年6期,81—86页。

此文收入《江苏社会科学优秀论文精选(1990年——2001年)》,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2002年9月,第400—404页。

此文改写后,以“《论语》‘学而实习之’ 章析读”为题再版于《薪火集》,王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204—213页。

(39) “现象学の视点からみた孔子”,《世纪の交における哲学思考》,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共编,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1999年11月,196—215页。

(40) “本体论为何是诠译学?”,《本体与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月。

(41)“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与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世纪书窗》,2000年第1期(总1期),43—48页。

(42)“关于《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的通信”,《哲学门》,第1卷第1期,2000年5月,197—199页。

(43)“中国的哲学需要‘转向’——读张世英先生的《进入澄明之境》有感”,《光明日报》,2000年5月30日第3版。

(44)“思想方式与中国观——几位德国思想家的中国观分析”,《河北学刊》(双月刊),2000年第5期(2000年9月出版),18—21页。

(45)“边缘处的理解——中西思想对话中的‘印迹’”,《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季刊),2000年第4期478—482页。

(46)“理论创新与思维的‘相交’”,《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18页。

(47)“感受大海的潮汐——《西方神秘主义哲学经典》系列总序”,《西方神秘主义哲学经典》(第一批共4本),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2月,1—4页

(48)“给中国古代濒危文化一个避难所——成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建议”,《现代教育报》,2001年7月20日,B1版。

(49)“海德格尔与道家关系的再检讨”,《天人之际与人禽之辨——比较与多元的观点》,新亚学术集刊第17集,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01年7月,37—58页。

(50)“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意味着什么?”, 《科学中国人》2001年10期,33—35页。

(51)“‘科学’崇拜与中医‘落后’”,《现代教育报》2001年10月19日,B1版。

(52)“全球伦理如何体现‘家庭’与‘孝道’的根本地位?”,《基督教文化学刊》第6辑,2001年12月,33—35页。

(53)“宗教范式与宗教对话”,《诠释与建构》,胡军、孙尚扬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144—148页。

(54)“‘Dasein’的含义与译名[缘在]——理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线索”,《普门学报》第七期,2002年1月,93—118页。

(55)“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改革内参》2002年第3期,15-18页

(56)“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日文),志野好伸翻译,日本《现代思想》杂志2001年12月增刊,29-17卷,230—242页。

(57)“Thinking in Surfs——A Brief Introduction of Kenneth Inada”(“在浪涛中思想——简介稻田龟男的哲学”),载于APA Newsletter(《美国哲学学会通讯》)Vol.1, No.2 (Spring 2002), Newwa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p.46-47。

(58)“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留美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卷》,牟博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3—23页。

(59)“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濒危求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2002年9月20日出版),第1—3页。

(60)“中西思想对话的机缘何在?——《与命与仁》序”,《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6页(“序二”)。

(61)“数学与形而上学的起源”,《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002年10月出版),第31—35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B2·科学技术哲学》2003.1转载,32—36页。

(62)“‘性别’在中西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后果”,《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2002年11月出版),第1—9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B6·外国哲学》2003.3转载,71—79页。 《新华文摘》2003.4内容摘要,194页。)

(63)“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起点”、“海德格尔:本体论为何是诠释学?”,重刊于《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下卷,宋继杰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977—1020页。

(64)“叔本华、尼采与音乐”,《思想的精髓》,文池主编,北京:2002年12月,19—37页。

(65)“为什么现象本身就是美的?”,《民族艺术研究》2003.1,4—14页。

(66)“仁与艺”,《论证》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290—311页。

(67)“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0-16页。(《新华文摘》294期[2003年第6期]转载,28—31页。)

此文英文版:“Pluralizing the Methodology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Studies”,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Winter 2006-6/Vol.37, No.2, pp.22-37.

(68)“象、数与文字——《周易·经》、毕达哥拉斯学派及莱布尼兹对中西哲理思维方式的影响”,《哲学门》第三卷(2002)第一期,2003年2月,1—27页。

(69)“中国古人的性别意识是哲学的、涉及男女之爱的和干预历史的吗?——答陈家琪先生”,《淅江学刊》,2003.4 (2003年7月出版),131—134页。

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6期,第112—113页。

(70)“节日现象学刍议”,《现象学在中国——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一百周年国际会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9月,第12—28页。

(71)“Heidegger and Taoism on Humanism”(海德格尔与道家论人道主义),Breaking Barriers: Essays in Asian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in Honor of Ramakrishna Puligandla (《突破障碍:亚洲与比较哲学论文集,献给罗摩克里斯那·普利干德拉》,ed. Frank J. Hoffman and Godabarisha Mishra, Fremont, California: Asian Humanities Press, 2003, pp.287-306.

(72)“‘哲学’的后果与分寸——杜瑞乐《儒家经验与哲学话语》一文读后感”,《中国学术》第15辑(2003年秋出版),257—261页。

(73)“奇哉!辜鸿铭——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复旦哲学评论》 第一辑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258—260页。

(74)“林毅夫先生‘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一文置疑”,《开放时代》,2004年第二期,总第170期,广州市社会科学出版社开放时代杂志社,2004年4月,67—72页。

(75) “Flowing Within the Text: A Discussion on He Lin's Explanation of Zhu Xi's Method of Intuition” , 《哲学门》(Special Issue),2004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98—107页。

A  revised version of this paper is published i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 1, No.1, 2006,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 Springer-Verlag, pp.60-65.

(76)“文化经典与科学理性”(学术演讲稿),《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第5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31—34页。

(77)“现象学如何影响了当代西方哲学?”,《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2004年5月,9—14页。

《新华文摘》2004年17期(2004年9月)转载,第25-27页。

(78)“Heidegger’s View of Language and the Lao-Zhuang View of Dao-Language”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与老庄的道言观), Chinese Philosoph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哲学》), ed. Robin R. Wang, Albany,US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 pp.195-213.

(79)“‘哲学’的后果与分寸——杜瑞乐‘儒家经验与哲学话语’一文读后感”(日文),广濑玲子译,《中国——社会と文化》第19号,2004年,中国社会文化学会发行,东京,367-371页。

(80)“生存与形式指引”,《生活世界理论——现象学、日常生活批判、实践哲学》,尹树广、黄惠珍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277-303页。

(81)“‘中国哲学’、‘道术’,还是可道术化的广义哲学?”,《哲学动态》2004年第6期,11-13页。

(82)“‘姜嫄生后稷’中的‘缺失’——从《诗经·大雅·生民》解读周民族的思想特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19-26页。

(83)“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易》象数及西方有关学说”,《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总第80期),80-95页。

此文修改后再发表于《台大文史哲学报》,第62期,2005年5月出版,153-182页。

(84)“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对一份新发表文献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69-83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哲学》2005年第4期转载,52-66页。

(85)“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普门学报》28期,2005年7月,第1-18页。

(86)“海德格尔”,《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第七卷第12章(约6万多字),谢地坤主编,2005年12月,474-569页。

(87)“中西哲理文字的可译性”,《求是学刊》,第33卷第2期,2006年3月,32-37页。

(88)“孝意识的时间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4-24页。

此文修改后的英文版:“A 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Filial Piet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Verlag,2007,2(3), pp.309-335.

此文又从英文翻译为波黑文:“Analiza svijesti o djecijoj ljubavi kroz vremenski horizont”(对于孝意识的时间分析)(波黑语),Nevad Kahteran(萨拉热窝[Sarajevo]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翻译,Platforma za islamsko-konfucijansko-daoisticki dijalog na Balkanu (《伊斯兰教-儒家-道家在巴尔干国家中的对话讲坛》),ed. Nevad Kahteran, Sarajevo: Sedam, 2010, 第117-140页。

(89)“中国的现代德国哲学研究选述”,《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10-24页。

(90) “从‘不可说’到‘诗意之说’——海德格尔与孔子论诗的纯思想性”,《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6期),14-22页。

《外国哲学》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2006.8,41-51页。

(91)“Studies of Continental Philosophy in China and Its Comparative Engag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P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Newsletter, vol.05, No.2, Spring 2006, pp.19-22.

(92)“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总第90期),102-109页。择要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2,133-134页。

(93)“中国传统哲理与文化的阐释原则之我见”,《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4期,第5-7页。

《新华文摘》2007年23期(2007年12月5日出版)全文转载,第40-41页。

(94)“‘虚心涵泳’的境域含义与前提——再思贺麟先生所阐发的朱子直觉方法”,《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一辑,杜丽燕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第3-7页。

(95)“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第21—26页。

此文英文版:“The philosophical feature of Confucianism and its position in inter-cultural dialogue: Universalism or non-universalism? ”,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Volume 4, Number 4 / 2009年12月,Higher Education Press, co-published with Springer-Verlag GmbH,pp.483-492.

(96)“海德格尔后期著作中的‘Ereignis’的含义”,《世界哲学》2008年第3期,48—54页。

转载于《外国哲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年第8期,第53—58页。

(97)“儒家传统文化特区中的传统技术和绿色技术”,《阳光下的民科》江晓原、刘兵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9—77页。

(98)“政治儒学是普遍主义的吗?——试析蒋庆学说的哲理倾向”,《儒家社会与道统复兴——与蒋庆对话》,范瑞平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90-217页。

(99)“比较悖论与比较情境——哲学比较的方法论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第58—64页。

转载于《新华文摘》2009.4,第45—47页。

转载于《外国哲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年12期,第12—17页。

(100)“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3—8页。

转载于《外国哲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9年1期,第12—17页。

(101)“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道”,《中和学刊》第一辑,韩星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198—201页。

(102)“The Coming Time ‘Between’ Being and Daoist Emptiness: An Analysis on Heidegger’s Article Inquiring the Uniqueness of the Poet via the Lao Zi” (《在存在与道无“之间”来临的时间——海德格尔通过〈老子〉来探讨诗人独特性的文章阐析》),Philosophy East & West (《东西方哲学》), Volume 59, No.1, January 2009, pp.71-87。

(103)“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科学文化评论》第6卷第2期,2009年4月,26—41页。

(104)“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哲学概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4期,第1—7页。

(105)“为什么中国书法能成为艺术?——书法美的现象学分析”,《政治与哲学的共契》,萌萌学术工作室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228-239页。

(106)“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事实、评估和可能”,《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65—76页。

《外国哲学》2009.10全文转载,第27—37页。

(107)“罗姆巴赫的密释学与意义学说——主持人的话”,《外国哲学》20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1—3页。

(108)“栖居中的家何在?——找寻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非高科技建筑”,《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彭怒等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227—239页。

(109)“《儒家、基督宗教与救赎》草读偶感”,《儒家、基督宗教与救赎》,黄保罗著、周永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39—341页。

(110)“Comparison Paradox, Comparative Situation and Inter-Paradigmaticy: A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 on Cross-Cultural Philosophical Comparison”(“比较悖论、比较情境和范式际状态――对于跨文化哲学比较的方法论反思”),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of Distinct Approaches toward World Philosophy, Vol. 1, No. 1 (January 2010), pp.90-105.

此文被意大利罗马出版的国际学术杂志Formamente (No. 1-2/2010)作为该期首篇研究论文全文转载,并将摘要翻译成意大利文。见该期第13-36页。

(111)“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现代哲学》,2010年第1期,第106—111页。

此文被法国学术网站(利氏学社网站)请法国汉学学者翻译为法文后发表。该文的网站地址是:

http://www.institutricci.org/A6_documents/data_doc/GroupDoc/textes_du_mois/proc_doc/voir_groupdoc

(112)“智慧、无明与时间”,《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9页。

全文转载于《中国哲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0年5期,第3—12页。

(113)“贺麟与他的清华国学院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4卷第4期(总第64期),2010年8月1日出版,第87—90页。

(114)“有无之辩和对于老子道的偏斜——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无’章谈起”,《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3期(总第71期),2010年8月25日出版,第71—76页。

(115)“中西哲学的差异与原因”,《对话:东西方哲学》,吾敬东等主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55—69页。

(116)“‘老子在德国专栏’主持人手记”,《世界哲学》2010年第6期,第5—6页。

(117)“人类本性的身体特征”,《哲学动态》2010年11期,第30—31页。

(118)“Kant’s View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Its Problem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6, No.1, March 2011, pp.145-160.

(119)“21世纪的儒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3卷第1期,52—56页。

(120)“康德论亲子关系及其问题——创造和养育自由生命体的时间性辨析”,《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第12—17页。

(121)“Is Political Confucianism a Universalism? Analysis of Jiang Qing’s Philosophical Tendency”, Renaissance of Confuci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ed. Ruiping Fan,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 Springer, 2011, pp.225-237.

(122)“大陆新儒家的处境及其社会-政治取向”,《云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2011年11月出版,第89—92页。

(123)“吕斯布鲁克神秘体验论中的时间意识——永恒之物还是时间之物?”,朱刚译,《现代哲学》,2012年第1期,第58—67页。

(124)“《哈利•波特》中的亲子关系与孝道——人类本性的一种展示:不死还是虽死犹生?”,《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1—13页。

(125)“逻辑之心和直觉方法——《近代唯心论简释》打通中西哲理的连环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5—12页。

(126)“An Analysi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Filial Piet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Moral Life: Reclaiming the Tradition, ed. David Solomon, Ping-Cheung Lo & Ruiping Fan, Heidelberg, London & New York: Springer, 2012, pp.105-118.

(127)“Time in Familial Reverence-Deference (孝): A Comment on Roger T. Ames’s Confucian Role Ethic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7, No.4, Dec. 2012, pp.635-639.

(128)“想象力与历时记忆——内时间意识的分层”,《现代哲学》,2013年第1期,第65—71页。

全文被《外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2013年第5期转载,第27—33页。

(129)“Heidegger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Materialien, Einschaetzungen und Moeglichkeiten”(《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德文论文,V. Heubel和王俊翻译),Heidegger-Jahrbuch 7: Heidegger und das ostasiatische Denken (载于《海德格尔年鉴第7卷·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Muenchen: Verlag Karl Alber Freiburg, 2013, S.117-137(第117至137页)。

(130)“范式、家族相似和文化间性——库恩与维特根斯坦及儒家比较”,《世界哲学》,2013年第5期(2013年9月2日出版),第5—22页。

(131)“王凤仪学说的儒家性——对其开悟体验的解析”,《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六辑,杜丽燕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第42—53页。

(132)“‘海化儒学’还是‘家源儒学’?——回应杨生照先生”,《哲学门》总28期,2013年12月出版,第339—352页。

(133)“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存在与时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第40—61页。

《外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28—45页。

(134)“舜孝的艰难与时间性”,《文史哲》,2014年第2期(总第341期),第38—44页。

转载于《神圣的家:在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下》,吴飞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7月,第84-96页。同时恢复了《文史哲》因篇幅关系删除的部分。

(135)“‘美在其中’的时-间性——《尧典》和《周易》中的哲理之‘观’及与他者哲学的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总第228期),第75—82页。

(136)“孝道时间性与人类学”,《中州学刊》2014年第5期,第11—20页。

(137)“理想主义信念中的儒家复兴和抗战建国——贺麟先生的《文化与人生》简评”,《云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47—51页。

(138)“王凤仪伦理疗病阐析——儒家生命伦理之活例”,《中外医学  哲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第XII卷,第2期,2014年,第9—28页。

(139)“良知与孝悌——王阳明悟道中的亲情经验”,《广西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第1—6页。

(140)“中国研究范式探义”,《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16—24页。

(141)“唯识宗的记忆观与时间观——耿宁先生文章引出的进一步现象学探讨”,《现代哲学》,2015年第2期,第55—61页。

(142)“海德格尔与儒家哲理视野中的‘家’”,《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6辑《现象学与中国思想》,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6月,第3—36页。

(143)“对亲子关系的哲理讨论的说明和阐发”,《文史哲》,2015年第4期,第16—20页。

(144)“理解海德格尔形式显示方法的语言路径”,《现代哲学》,2015年第5期,第51—52页。

(145)“乱伦与理想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5年第2期,第29—50页。

(146)“贺麟论知行合一与直觉法——一个打通中西哲理的范例”,《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5年第2期,第62—75页。

(147)“儒家通三统的新形式和北美阿米什人的社团生活――不同于现代性的另类生活追求”,《宗教与哲学》,第5辑,金泽、赵广明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第237-251页。

(148)“儒家会如何看待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62-70页。

由《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2期第20—22页)摘要转载。

《中外医学哲学》,第16卷第2期(2018年12月)第53—72页。

(149)“‘家’的歧异——―海德格尔‘家’哲理的阐发和评析”,《同济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19—29页。

由《外国哲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见该刊2016年第5期,第44—53页。

(150)“The Book Review of Henry Rosemont Jr.’s Against Individualism”, 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 vol.2, issue 2, 2016, pp.237-240.

(151)“家庭和孝道是否与人性相关?”,《晋阳学刊》,2016年第4期,第67—72页。

(152) “什么是现象学”,《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5期,第1—10页。

《新华文摘》全文摘要转载。

(153)“技术、道术与家——海德格尔批判现代技术本质的意义及局限”,《现代哲学》,2016年第5期,第56—65页。

(154)“中国在什么意义上有或者没有科学”,《中华读书报》,2016年11月16日第9版,第1—2页。

(155)“在书道和文本际会中达到哲学的纯粹——追思叶秀山先生沟通中西哲理的学说”,《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第37—40页。

(156)“父亲的地位——从儒家和人类学的视野看”,《同济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52—60页。

(157)“意识流和自然主义——从叶锋教授的文章谈起”,《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2期,第21—27页。

(158)“《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两译名商榷”,《海德格尔:翻译、解释与理解》,王庆节、张任之编,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6月,第374—383页。

(159)“列维纳斯论‘家’和‘家人关系’——绝对他者牵拉出的生命道德时空”,《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20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6月,第3—26页。

(160)“Technology, Dao-Techne and Home: The Significance and Limits of Heidegger’s Critique of Modern Technology’s Essence”, Embodiment, Phenomenology East/West (Year 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2/2017), co-ed. by Hilge Landweer, Hans Feger, Xie Dikun, Wang Ge,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2017, pp.372-392.

(161)“家的本质与中国家庭生活的重建地——张祥龙教授访谈录”(署名为“张祥龙,张恒”,《河北学刊》,2018年5月,第38卷第3期,第1—8页。

(162)“舍勒伦理学与儒家的关系——价值感受、爱的秩序和共同体”,《世界哲学》,2018年第3期(2018年5月),第74—87页。

(163)“儒家能接受母系家庭吗?——父系制与母系制关系刍议”,《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1—7页。

(164)“时晕与几微——现象学时间与《周易》象数时间的原结构比较”,《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7年第2期,第3—31页。

(165)“人工智能与广义心学——深度学习和本心的时间含义刍议”,《哲学动态》2018年第4期,第13—22页。

(166)“From the Ineffable to the Poetic: Heidegger and Confucius on Poetry-Expression of Languag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Philosophy: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ed. Bo Mou, Leiden, Boston: Brill, 2018, pp.403-428.

(167)“在中西间性里反对个体主义——从罗斯文的书谈起”,《道德与文明》,2018年第4期,第104—110页。

(168)“‘家’与中华文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117—120页。

(169)“原时间、亲亲与权力传承——回应朱刚和黄启祥”,《哲学分析》,2018年第6期,第43—51页。

(170)“舍勒伦理学与儒家的关系——价值感受、爱的秩序和共同体”,《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8年第2期,第3—47页。

(171)“贫乏时代的至情诗歌”,《思复堂遗诗》(陈卓仙著,秦春燕䇳注)之“序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6页。

(172)“‘中国精神’笔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36—38页。

(173)“现象学如何进行儒学研究?——论双方方法论的亲和性”,《浙江学刊》,2020年第6期,第68—74页。

(174)“代际时间:家的哲学身份——与孙向晨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10期,第60—66页。

(175)“现象学的边缘性”,《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27辑(2021-06-30),第3—25页。             

(176)“家的元居间性——人类应该如何造就自己的后代”,《哲学动态》,《哲学动态》2021 年第 3 期,第48—51页。

(177)“‘惊异’和‘热爱’的哲学地位——张世英先生哲学观简析”,《现代哲学》2021 年第2 期,第74—81页。

三.译作(含校订):

(1)《致死的疾病》,S.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著;张祥龙、王建军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2)“海德格论‘道’与东方哲学”,张祥龙编译,《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

(3)“道、佛关于经验的形而上学及其挑战”,K. Inada著。《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1995年6月。

(4)“神话的本质和理论”,载贺鳞著《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14—23页。

(5)“魔术”,同上书,24—33页。

(6)“村社制度研究”,同上书,34—40页。

(7)“论吉伍勒的伦理思想”,同上书,41—46页。

(8)“爱默生”,贺麟著《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2—39页。

(9)《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中“现代欧陆哲学”部分,约140个条目,8万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现象学与东方思想”,Kah Kyung Cho著,见《在北大听讲座》(第六辑),文池主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5月,163—174页。

(11)《海德格尔》,P. A. Johnson著,张祥龙、林丹、朱刚合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月。

(12)“海德格尔与老子”,Kah Kyung Cho著,见《在北大听讲座》(第七辑),文池主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5月,193—204页。

(13)“形式化与形式显示”,Martin Heidegger著,欧东明译,张祥龙校,见《世界哲学》2002年第2期,45-49页。

(14)“试论东方美学的特色”,Kenneth Inada(稻田龟男)著,宫睿、李旭译,张祥龙校;载《普门学报》第11期(2002年9月),1—45页。

(15)“再论海德格尔与老子”,Otto Pöggeler著,《世界哲学》2004年第二期,2004年3月,103—108页。

(16)“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专栏:主持人的话”,并校对“让逻辑重获哲学意义(1912-1916)”(S. G. 克洛维尔著,朱松峰译)一文;见《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25-42页。

(17)主持《老子在德国专栏》,撰写“主持人手记”。并核对一篇译文,即:“齐格弗里特•布略泽先生七十诞辰回信”,海德格尔/文,朱锦良/译,张祥龙/校。《世界哲学》,2010年第6期。

(18)《精神的婚恋》,J. v. 吕斯布鲁克著,张祥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2012年11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