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信息来源: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编辑:麦洛 | 责编:晏如9月15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西部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开班仪式在北京大学通过教学培训平台和ClassIn在线举行。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林丰民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以及1500多位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参加开班仪式。
林丰民在致辞中指出,中西部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是党中央新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新教师更快适应工作环境,提升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他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每位教师都需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教学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履行教育职责。林丰民勉励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中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邀请两位第一届项目学员代表、广西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黄兆岭和河南省商丘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王井井发言。黄兆岭分享了参加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北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青年教师培训带来了教育教学技能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洗礼,使他感受到教学的成长与收获。他希望各位青年教师严谨坚韧、保持恒心,狠抓教育主旋律,挺起西部教育的脊梁。
黄兆岭发言
王井井认为,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科学的培训课程的学习,以及各位名师专家的指导帮助她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方法,构建出一套特色的教学风格模式。她表示,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不断追求成长进步,将“职业”变成“志业”,努力当好“学生引路人”。
王井井发言
郇庆治通过题为“亦师亦友,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专题报告探讨了师德师风话题。他指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突出自己的“德行”而不只是“德知”。通过对自身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分享,郇庆治强调,“师德师风”的关键在于自我提升和培育学生的教师(学者)素质、能力与品质。对于高校而言,师生关系的最好定位是在亦师亦友的关系下,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教师提升展现师德师风、实施实现师德师风不能过分依赖额外的宣传教育或团建交流等活动,而是要利用好教研活动这一“第一舞台”。此外,郇庆治还围绕主题谈论了教学态度、科研诚信等相关问题。
郇庆治作专题报告
林丰民就师德师风话题从四方面分享自己的见解。他指出,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加强政治思想和德育教育学习,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红线意识”,注意廉洁从教;要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形象、衣着、言行举止;要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林丰民发言
中西部新入职教师一起在线学习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中西部教师培训项目第一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录像。大家学习领会了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新要求、新挑战和新举措,以及如何争做“大先生”。
孙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领导下,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不断加强面向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为中西部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研修资源,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北大还将努力为中西部教师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平台,以及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中西部地区青年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孙华希望各位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档案袋,加强教学反思,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在不断的总结提炼反思中提升教学能力。他勉励各位教师共同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华作总结发言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