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案例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021年9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的八大平行论坛之一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在昆明开幕。为呈现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模式和案例,展现非国家主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努力和决心,公约秘书处、CBDCOP15筹备工作执委会办公室指导的“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在论坛上发布入选名单,由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申报的“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秉承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不仅为北大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成为北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燕园保留了自然山水风貌,植物群落体系完整,水体类型丰富,微缩了东亚平原湿地景观的几乎所有类型,从而保存了中国华北平原地区的原生生物多样性。自燕园建成以来,这样的格局基本保存完好,使燕园成为了喧嚣的北京城中适合野生动植物生存的绿色岛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鲜活实例。

2002年起,北大师生中的自然爱好者便开始对燕园内的鸟类、鱼类、兽类、昆虫、植物等的情况进行了调查。2009年起,在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师生的协助指导下,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历届学生会员开展了系统的校园鸟类监测和植物物候监测及巡护工作,并延续至今。目前在北京大学校园中已记录鸟类超过230种,高等植物超过600种,兽类11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1种,蝴蝶27种,蜻蜓26种,北京大学校园可谓是国内乡土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城市绿地之一。

在一批北大师生的长期推动下,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在2018年决定建立校园自然保护小区。其范围涵盖了校园北侧所有的历史园林区域,也包含校园南部和西门外的小部分区域总计50公顷。这是国内高校首个自然保护小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作为发起者,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学校的管理部门互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要求,明确了自然保育区,并对水体、林地、大乔木等重要物种栖息空间进行细致的、有别于一般城市绿地管理方法的措施,例如保留多物种乡土植被的近自然恢复状态,师生长期坚持生物多样性监测等。

北大保护小区的目标不只是将北大建成“生态最好的校园”,更重要的是,这座拥有五万多人学习工作的校园也为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可推广的模式,已经有许多校友参考北大校园的经验,向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提出了建议,并且在多个城市绿地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各地的高校校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乃至机关大院、小区绿地都可能成为支持城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生态区域,让人们在身边就能认识、享受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