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思政实践 | 转型发展 踏歌而来——光华管理学院“沃土计划”甘肃玉门思政实践侧记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着眼于党史学习教育和时代命题,2021年思政实践课程以“赓续红色血脉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设置“学习党史 践行初心——读党史”“走向复兴 中国自信——读新中国史”“改革开放 中国道路——读改革开放史”“乡村振兴 中国力量——读社会主义发展史”4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引领北大青年在实践中,学思践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355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8个开课院系共37位书记、院长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232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210支课程团队、3377名大一本科生在祖国大地上追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足迹,在改革前沿触摸时代发展脉搏,在乡村振兴新农村调研脱贫成果,带着振兴中华的使命奔赴未来。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昔日峥嵘地,今朝活力城

一首首边塞诗

讲述着烽火边关的千年史

一口口油田井

记载着石油献国的英雄气

转型发展,玉门迎来新面貌

这片土地的故事

需要我们发现

值得我们聆听

等待我们讲述

十年沃土,又到玉门


7月12日至21日

光华管理学院“沃土计划”思政实践赴甘肃玉门课程团队

参访企业乡村

聚焦地方发展

感受铁人精神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能源

从乡村致富到品牌建设

从电商平台到特色文旅

师生一行以知促行,以行践知

工业之行:实干的精神,开放的姿态

1939年,中国第一口油井——老一井正是在玉门开凿成功。石油工业为玉门数十年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石,也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课程团队来到玉门炼油厂,实地了解油厂的发展历程,仿佛看到玉门传统工业的历史缩影。

“站在炼油厂的大门下,好像同时看到了辉煌与沧桑。”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韩浚西感慨道。

玉门,因石油而闻名,但不会永远依赖石油发展。面临资源枯竭,这座城市需要泵入新的活力,转型亟待推进。玉门人,放开眼界,顺应形势,做好承接东部化工产业迁移的准备,并开始依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课程团队在化工园区参访了6家企业,认真听取负责人关于行业整体情况和企业运营状况的介绍。企业各有不同,但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来到玉门,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会提到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

学习东部城市先进经验试点探索,主动到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帮办代办机制加速项目落地……这是玉门人为转型发展所做的巨大努力,是众多企业将视线投向这里的重要原因。

“如果问哪里最能看出这里的‘铁人精神’,那一定要看看玉门人这些年为工业转型付出的巨大心血”,元培学院光华方向2020级本科生刘子芊说,“几天下来,玉门实干创业的精神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动”。

戈壁深处,光热发电项目正在调试光线反射的角度;在祁连山脚下,一排排风车日夜转动产生的电力将送到千家万户。

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芯童在日评会上说:“我觉得玉门是‘痛则思变’,于是姿态更加开放,也就能包容更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田野足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吃一口白胖的玉门人参果,滋润舌津,清香四溢——课程团队每一位同学都享受到这份戈壁中生出的甘甜。

不只是人参果,蜜瓜、枸杞、辣椒、韭菜、昌马羊肉……玉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这里蕴含着乡村致富的希望。

土地流转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花海镇种下花海;科技加成高标准人参果温室,一座优质大棚年收入就可逾十万元;枸杞小镇打造交易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玉门枸杞品牌的建设行列……

植株青绿,是萌生希望的颜色;花海灿烂,是美丽乡村的图景。

近年来,玉门开始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培育相关人才,完善载体建设,创新销售渠道,引领脱贫致富。在参访玉门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时,师生一行被精致的特色商品吸引。电商,给这些精品“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可能。虽然发展时间较短,经验尚需探索,但我们可拭目以待。

课程团队在走访乡村时,发现了很多顺应乡村建设而兴起的农家旅游项目,据介绍,有些从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也因此回到家乡。参访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乡村旅游发掘出属于自己的真特色,去芜存菁,期待旅游产业给玉门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倪永祺说:“我的家乡和玉门都是在2019年脱贫摘帽,看到玉门也仿佛看到我的家乡,看到乡村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乡村振兴。

文化寻踪:铁人精神的时代传承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一句惊天动地的口号,不只是一声历史的回响,它早已融入民族精神的血液。

喊出这句口号的“铁人”王进喜,正是甘肃玉门人。

在玉门铁人干部学院,一批批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筑牢精神之基。在这里,讲解员为课程团队介绍了王进喜不平凡的一生。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生动诠释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

“虽然那段建设岁月似乎离我们很远了,但是铁人精神历久弥新,在我们这个时代有新的展现”,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夕禾写下这样的感想,“谁说只有石油工业中才能看见铁人精神,玉门人为美好生活奋斗的点点滴滴都是铁人精神的时代传承”。

7月20日下午,“沃土计划”甘肃玉门思政实践总结汇报会在玉门市委党校举行。指导教师、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副教授涂云东作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吕杨代表课程团队汇报调研成果。

回顾过去十天,同学们沐浴在这座西部小城的时代春风里,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见证了铁人精神的生动体现。

爱国——石油工人为国献身、建功立业的故事在玉门口口相传,中小学课堂里,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滋养,从小树立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情怀。

创业——不囿于过往,不泥于旧途,玉门大刀阔斧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在众多领域积极探索。

求实——创新设立一站式市民中心,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医疗投入,把增进百姓福祉、保障民生事业落到实处。

奉献——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入社区网格,全身心投入工作;相关部门通过外出调研学习,竭心尽力汲取先进经验助推玉门经济发展。

“在玉门生活挺好的,有一种不断进步的希望。如果我生活在这里,幸福指数会很高。”光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赵俊皓在会上这样说。

沃土玉门行,已然结束

十天调研

更新了同学们对祖国西北的认知

让同学们对中国基层社会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玉石光华,门启未来

“沃土计划”还将继续关注玉门经济发展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本年度,光华管理学院“沃土计划”共组建16支课程团队,分赴湖北、陕西、山东、浙江等14个省份开展思政实践,所有团队均由学院专任教师一线带队,学生党员担任助教随团指导,170名学生在祖国的广袤沃土上扎根实践,在知行合一的大课堂中砥砺初心、坚定向前。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