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 信息来源: 国际合作部
编辑:安宁 | 责编:麦洛9月19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东方奖学金五周年研讨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孙祥华,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教育部国际司来华处副处长郑晗,以及东方奖学金授课教师代表、北京大学2024年秋季东方奖学金全体学者、线上线下校友代表和学校各部门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国际合作部部长李昀主持。
开幕式合影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为主题,旨在聚焦全球视野下的经验共享与思想碰撞,为全球现代化进程带来新的启示。开幕式播放了东方奖学金五周年纪念视频,回顾了项目五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效。为加强东方学者之间的联络与合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共同发展,开幕式宣布成立了“北京大学东方学者联络会”。
方方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分享、可借鉴的基本经验和案例样本。东方奖学金项目以“理解中国”为主题,帮助学者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经验。他鼓励各位学者将这些经验带回各自国家,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信心与力量。未来,北京大学将进一步办好东方奖学金项目,全面深化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凝聚各国团结共识,谋求全球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东方力量”。
孙祥华表示,五年来,东方奖学金学者深入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创造,品味中国历久弥新的传承。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对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提出的“六个现代化”,既蕴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又彰显了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追求。他期待东方学者们当好友谊的使者,架起沟通的桥梁,拉紧合作的纽带,担起现代化的重任,共同开创各国繁荣进步的美好明天。
如博和马赫迪分享了他们作为东方学者的收获与成长。来自尼泊尔的如博对中国在反腐、环保、脱贫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示赞叹。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当前全球结构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机遇,特别是为那些寻求自主发展路径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了新的合作与发展途径。来自索马里的马赫迪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其成功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加深了各国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深刻认知,激发了其探索自身国家现代化路径的创新能力。
下午举行的两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从全球南方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主题,北京大学教授与多国学者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就中非合作、扶贫经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观点分析与思想碰撞。来自多米尼加、斐济、冈比亚等国学者分享了中国援助与合作经验,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发展的重要作用;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卢旺达等国学者称赞中国在全球合作中的积极贡献,呼吁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文化交流、推进教育合作。论坛上各国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了发展标杆,各国应结合本国国情创新实践,坚持开放合作,共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携手共创全球合作与繁荣新篇章。
论坛现场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