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经眼眶插入9岁女孩颅内,北大第三医院多科联合成功救治

“这太危险了,抓紧来吧,我们尽一切可能救她!”

2023年3月8日晚上,刚下手术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毅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是新疆的一位眼科大夫。

原来,当地有一名9岁的维吾尔族女孩不慎跌倒,被一支铅笔穿透眼眶,怀疑直接扎入了颅内!王毅了解到病情后,一边事无巨细地告知当地医务人员和家长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一边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一场危重外伤患儿的急救迅速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展开……

3月10日一早,眼外伤女孩小古丽(化名)来到大家的面前时,经验丰富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们也一时有些震惊:孩子眼眶青紫无法睁眼,哭闹不止十分痛苦,家长手里攥着半截铅笔,说这是孩子自己从眼眶里拔出来的!

另半截铅笔扎到了哪里?能不能取出来?怎么取?孩子性命是不是能保住?眼球是不是能保住?视力是不是能保住?……一连串的疑问迅速罗列在会诊专家们的讨论里。

左图:患者自行拔出的铅笔残端;右图:术前评估异物位置

经过眼科、介入血管外科、儿科、麻醉科等初步评估,小古丽的伤情渐渐明晰起来:铅笔木制主体已经自行拔出,异物位于中颅窝底部临近海绵窦的部位,最尾端位于眶上裂的后方。幸运的是,橡皮头没有戳破大动脉。眼眶内仅有微小残端保留一线手术机会。

面对女孩家人焦急又期待的眼神,语言上的交流障碍无疑又给危重病的救治增添了一层困难。经过医务处协调组织,在维语翻译人员的帮助下,医生向小古丽的家人详细介绍了治疗方案及其两难境地:

方案一:经伤道拔出异物,可能诱发颅内大出血、脑疝,迅速危及生命,一定要做足万全准备;方案二:铅笔头扎入的位置有太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如果开颅取出来,创伤太大,很容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因此,从原来的伤道取出是创伤最小的方案,但是此方案手术难度极高,眶尖紧贴颅脑,位置极深,暴露困难,不一定能找到异物,即使找到,紧紧卡住的异物是否能顺利取出,以及取出过程中对颅内大血管的损伤均充满变数。总之,这是一个对医患双方做决定都极具挑战的局面。

充分了解到会诊专家们的努力,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小古丽一家最终决定将希望托付给会诊专家们,于是 “介入血管外科保驾护航,经眼眶原伤道取颅内异物”的救治方案制定了。

3月14日上午,“滴~滴~滴”手术室里麻醉监护机的声音宣告救治小古丽的手术开始。麻醉科刘伟平医生团队将患者的麻醉状态调整到最佳要求,介入血管外科韩金涛医生团队用微创方式把颅内大血管妥善地保护起来,为取异物做足了预案。接下来,眼科主刀医生王毅团队上场,消毒伤道、保护神经、探查异物……

正当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先停一下,心率慢了,”刘伟平坚定地指挥道,“眼心反射,给阿托品0.3mg。”

“松开脑压板。”王毅几乎在同时密切地配合着。

“好了,请继续。”

“我看到异物了,显微磨钻,精细弯钳给我。”随着王毅的这句话,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大家的目光都跟着医生的钳子尖看到一根金属管缓缓从眼眶深处拔了出来,头段还带着一块圆柱橡皮!

术中取出的异物

“好,完整取出!请韩大夫再来看血管!”王毅表情凝重地说。异物完整取出,手术只是成功了一半,直到颅内血管无损伤评估完成,手术才算大功告成。

“异物全部取出!动脉完整、海绵窦完整,没有出血!”经过韩金涛进行造影最终确认,现场所有人情不自禁地一同鼓起掌来。

手术团队,左起:眼科郭雨欣、介入血管外科韩金涛、眼科王毅、麻醉科刘伟平

手术第二天查房,转危为安的小古丽已经在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小伙伴手机视频了,窗外的玉兰花开,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在聊什么,但那个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的劲头告诉我们,他们似乎在聊一个奇妙又难忘的探险旅行。

小古丽和远方的小伙伴视频通话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