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生物气溶胶研讨会举行

3月21—23日,由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健康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生物气溶胶研讨会在杭州市举行。全国生物气溶胶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要茂盛教授首次在成都发起,先后在广州、西安、南京、汕头、呼和浩特、兰州和上海举办八届。本届大会秉承“开放合作、创新驱动、服务国家”的理念,聚焦生物气溶胶领域前沿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致力于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

本次大会共安排了4个会前培训报告、11个大会报告、7个报告分会场、1个青年科学家专场和1个墙报主题会场,围绕生物气溶胶耐药与疾病传播,生物气溶胶的预警与防控,生物气溶胶污染与环境卫生,大气颗粒物、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生物气溶胶采集、监测与分析,大气污染与健康效应综合研讨,以及生物气溶胶的灭活和消毒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研究员、要茂盛、广东工业大学安太成教授、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为大会主席,特别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唐宋研究员任组委会主席。大会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侯立安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直平主任、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广州国家实验室郭德银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钟惟德教授、广州国家实验室杨子峰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徐东群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杨仕贵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大会同时邀请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同济大学尹大强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杨新教授、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陈春城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王建国教授、复旦大学王琳教授、清华大学蒋靖坤教授、上海大学张登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石伟群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猛教授、山东大学袁宪正教授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龙飞教授等共3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部分参会者合影

大会开幕式由要茂盛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王林、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夏时畅、徐建国及要茂盛分别致辞。在致辞中,各位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生物气溶胶领域发展迅速,并对未来研究给予建议和期望。在大会报告环节,江桂斌指出,生物气溶胶作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侯立安介绍了综合的生物气溶胶灭活技术;徐建国针对人类生活环境存在巨量未知微生物进行详细介绍。此外,大会还特别安排了会前培训,华东理工大学詹望成教授、暨南大学陈达教授、山西大学桑楠教授和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分别作了大气污染、健康效应以及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报告。

在大会闭幕式环节,黄建平作了题为“气候危机时代生物气溶胶的监测预警”的报告,介绍了人类在气候变化下面临着的疾病传播风险。唐宋主持青年学者优秀报告和研究生优秀墙报颁奖环节。最后,在会旗交接仪式中,会旗被授予第十届承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代表刘猛教授,标志着学术火炬的再次传递延续。

第九届全国生物气溶胶研讨会得到了各承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多家企业展商的热情赞助,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本届会议是我国生物气溶胶领域的又一次年度学术盛会,为该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互相沟通交流、充分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气溶胶学科的发展,更为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保障人民健康福祉贡献了重要力量。

8b81e9191b254fa288600f0b8aa7abe7.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