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纪念展启幕仪式与纪念大会举行

湖光潋滟,塔影巍然。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一周年之际,北京大学也迎来了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7月8日下午,“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纪念展”启幕仪式与纪念大会举行。

下午2时许,纪念展启幕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四季庭院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主任沈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永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北京大学留学生校友代表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Clare Fearnley),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Mustafa AI-Safarini),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及各兄弟院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校内部分院系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北大留学生教育管理离退休干部代表,留学生校友代表等60余人参加启幕仪式。仪式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李昀主持。

展览启幕仪式

王博、沈昕分别为启幕仪式致辞。

王博向各位领导及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展览有关情况。展览主题取“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之意,契合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70年来开放包容、奔腾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展览中丰富的史料档案和展陈实物,展现了70年来北大留学生教育的前进轨迹与发展成绩,其中许多珍贵照片都为原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王文泉老师的作品,他用近30年的时间亲自拍摄记录,留下了许许多多燕园“洋弟子”的身影和笑脸。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与蓬勃发展,离不开像王文泉一样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师们。王博指出,来华留学教育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正是因为一代一代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团结奋进和不断耕耘,才有70年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与蓬勃发展。他感谢所有躬耕者和参与者,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致敬历史,把握当下,开创来华留学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博致辞

沈昕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北大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主体,为增进中外相互理解架设了有力桥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继续与北京大学密切合作,凝心聚力,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培育天下英才,共促民心相通。

沈昕致辞

随后,校内外领导嘉宾和留学生校友代表傅恩来大使、穆斯塔法校友共同为展览揭幕,点亮本次展览的主视觉灯光,象征着共同助推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本次“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纪念展”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特别推出,分设四个主题单元,展现北大来华留学教育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和蜚声中外的发展成就。校内外领导嘉宾和留学生校友代表共同认真观看了纪念展。

校内外领导嘉宾及留学生校友代表共同为展览揭幕

下午3时许,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出席大会。启幕仪式嘉宾、为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教师代表,留学生工作离退休干部代表,学校各院系和职能部门主管领导,兄弟院校代表,及留学生和校友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本次纪念大会。大会由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王新强主持。

大会现场

王新强向各位领导嘉宾、师生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家从五湖四海而来,齐聚燕园,共同纪念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为的是凝心聚力再出发,团结奋进向未来。北大来华留学教育,已经走过了光荣的70年,也一定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走向下一个更加光荣的70年,为全球培育更多具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引领人才,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北大力量。

王新强主持

王博代表学校作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工作报告。70年来,累计有195个国家的11万人次的留学生到北大求学问道、成长成才,又以“北大人”的身份奔赴世界各地,成为各界栋梁。70年的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是一部不断汇聚四海人才、培育天下英杰的历史,也是一段历经风云变幻而始终充满阳光希望的征程。王博指出,未来北京大学来华留学教育将深入总结70年来的奋斗经验,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留学生们回信中提出的“两个读懂”重要思想,在强化战略专项、推进多元招生、优化管理服务等方面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指出,各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和命运,彼此间应相互鼓励,互学互鉴。因此,中国学者有责任、有义务,揭示国家发展成功或失败背后的道理,为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北大是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基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倡议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至今已招收了70个国家的370余位学员,其中260位已取得硕、博学位,回国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素来有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优良文化传统,北京大学将欢迎所有和中国有着共同追求的发展中国家朋友,来到北大和中国交流学习,共同探讨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之道,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

林毅夫发言

留学生代表、国际关系学院喀麦隆籍博士生门杜(Joseph Olivier Mendo'o)从“跨越山海为北大、为中国、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而来”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与来华留学教育之间的深厚渊源。他认为,中非双方拥有相同的梦想、共同的任务、一致的追求,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助力中国梦与非洲梦相融相通、实现共同发展。他表示,是北大将他培养成为有世界情怀的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与文化使者,未来他将走出中国,把属于每一个人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门杜发言

傅恩莱分享了她在北大留学的珍贵回忆。她坦言,能够来到北大留学对她而言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在北大短暂的学习生涯中,她与中国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体悟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与独特魅力。她表示,每一次回到北大,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北大各界来华留学生是永远的“四海一家”,她也将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傅恩莱发言

刘锦充分肯定了北大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未来进一步做好来华留学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她指出,北大为全国来华留学教育进行了敢为人先的探索,做出了表率。高校要切实把来华留学教育提上重要议事议程,强共识、强队伍、聚合力、促发展,深研实干、精耕细作,扎实做好来华留学教育招生、培养、就业支持、校友联络等全链条工作。她鼓励各位留学生多在中华大地走一走,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全世界,一起向未来。

刘锦讲话

龚旗煌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大学始终将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过去70年,北大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育部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以及各兄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北大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来华留学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落实落细《北京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来华留学工作的意见》,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并进一步做好留学生校友工作。他表示,今天的纪念大会既是总结,更是展望,由此拉开了北大来华留学教育的新序幕,北大将奋力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jpg

龚旗煌讲话

70年来从北大走出的优秀校友代表,如泰王国公主诗琳通(MAHA Chakri Sirindhorn)殿下、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Mulatu Teshome Wirtu)等,也纷纷通过视频方式表达对母校真挚的感谢和祝愿。

观看校友祝福视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本次大会精心安排了“70年·师恩”致敬表彰环节。该环节由留学生代表、新闻与传播学院拉脱维亚籍博士生安泽(Anzelika Smirnova)主持,旨在对70年来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辛勤躬耕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主持人充满感情的娓娓道来中,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陆俭明教授、历史学系林承节教授、燕京学堂袁明教授等来自各学院的教师代表,以及黄道林等学校留学生管理队伍的离退休干部代表上台接受表彰。他们与所有躬耕者一起,经年不怠,传承接力,在各自的教学和管理岗位上,为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画卷倾尽心力,写意谋划,70年的峥嵘岁月必将永远铭记这一代又一代最可爱的人。对于未能到场参会的获奖人员,学校也将在随后一一进行表彰致敬。

表彰致敬环节

旧岁已展千重锦,来年更进百尺杆。国家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北京大学即将迎来第十四次党代会。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新征程当有新气象,值此新中国北大来华留学教育70周年之际,全体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者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行稳致远,实现来华留学教育更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合影留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