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北大校友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表彰

2020年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会现场

深圳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的拼搏奋斗。值此4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热情,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万捷等40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进行表彰。

其中,有两位北大校友获得表彰,他们是:深圳国际仲裁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大学1987级法律系本科校友刘晓春;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级力学系本科校友黄源浩。

刘晓春

深圳国际仲裁院党组书记、院长

北京大学1987级法律系校友

刘晓春

刘晓春,北京大学1987级法律系本科校友,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美国罗斯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4年从广东调动到深圳经济特区工作,2002年任深圳市WTO事务中心副主任,2007年调到特区国际仲裁机构(现称“深圳国际仲裁院”)工作。

近40年来,深圳国际仲裁院锐意改革,持续创新,积极推动中国仲裁的国际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在刘晓春的参与下,2012年,在全球仲裁机构中率先探索法定机构管理机制,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推行国际化法人治理机制的仲裁机构;2017年,创建中国国际仲裁第一个海外庭审中心,并开创常设仲裁机构合并的先例;2019年,率先探索国际仲裁“选择性复裁”制度……目前,深国仲仲裁员覆盖77个国家和地区,仲裁和调解当事人遍及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特区国际仲裁已经成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晓春曾在采访中提到:“特区仲裁机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内地和香港共建的产物、是经济特区建设的产物,而且,与北大有着深深的渊源。”1982年6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芮沐先生在北大燕南园就提出特区国际仲裁机构“要有志气逐步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的国际仲裁中心”,这是特区国际仲裁机构的最初愿景,也是几代仲裁员共同守护的初心。后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考察前海时希望深国仲发展成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国仲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仲裁高地,深圳要建设国际仲裁的全球标杆城市,这都与最初的愿景一脉相承,初心不变。

黄源浩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大学1998级力学系校友

黄源浩

黄源浩,北京大学1998级力学与工程科学专业本科校友。2002年,黄源浩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香港、加拿大、新加坡继续求学深造,辗转于多个国际顶尖研究所,从光学方法及系统研发,到光学无损检测、生物医疗光学、光学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再到机电系统开发、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光学生物传感器,把一个细分领域的问题研究透,再进入下一个领域。2011年6月,黄源浩在麻省理工SMART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与来自全球光学测量最顶尖的专家共同攻克最难的光学课题。

2013年,怀揣“让人们用上最好的中国光学产品”的初心,黄源浩告别“十年西游”,离开全球光学测量最顶尖实验室,扎根深圳。创业初期,黄源浩及其团队选择自主设计研发关键的一“芯”一“线”:一“芯”是承载3D感知深度算法的核心芯片,一“线”是3D传感摄像头模组的生产线。

2015年,奥比中光研发出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并正式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一举打破苹果、微软、英特尔的垄断,成为全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具有深度计算级别芯片量产能力的厂商。

奥比中光“中光”二字即取义“发扬中国光学”。

10月14日上午,黄源浩受邀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会后,黄源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号令,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为深圳特区和深圳的建设者赋予了新使命、指明了新航向。“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深圳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是深圳特区成功的经验,也是深圳精神的核心,更是深圳攻坚克难的法宝。作为深圳特区的同龄人,我愿做深圳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我将和深圳一起再出发,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奇迹。”

(文章部分信息来自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频道、《北大人在深圳》、《刘晓春:半亩方塘——深圳特区40年与中国国际仲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