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 为“双一流”建设提供高质量精细化服务和空间资源保障——房地产管理部近五年工作总结

编者按: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内涵式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北大新闻网特推出“迎接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展示学校各条战线、各有关单位五年来在党的建设、立德树人、综合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重大进展、重要成果和发展经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激励全体北大人凝心聚力、埋头苦干、改革创新,推动北大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房地产管理工作立足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师生美好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房地产管理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定力,“一事接着一事成”的作风,认真履职尽责,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精细化服务和空间资源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空间保障水平、教职工居住质量、校园景观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

一、用心用情用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民生保障

五年来,学校持续努力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实现住有所居。肖家河教师住宅项目是学校有史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学校人才战略、学科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性保障之一。肖家河教师住宅配售工作经过细致周密的前期调研、沟通和准备,最大范围地听取各类群体诉求,逐步完善配售实施方案,学校各单位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坚持以合法合规为前提,积极化解矛盾,兼顾学校未来的发展,实现配售操作平稳有序。同时,利用肖家河房源组织多轮次人才房配售,服务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肖家河一、二、三区陆续竣工投入使用,2021年6月最后一个地块肖家河四区竣工实现入住。截至目前已有近2600名教职工喜迁新居。

2019年1月肖家河一区、二区入住服务现场

2019年1月校领导在入住服务现场祝贺购房教师喜迁新居

2021年6月肖家河四区入住服务现场

充分利用肖家河腾退原房,持续改善教职工居住生活条件,让肖家河项目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教职工。2021年12月,利用肖家河购房教师腾退的旧有住房集中组织开展二次配售,为280余名教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积极配合公寓服务中心将腾退的校园周边住房转为教师公寓使用,满足青年教师周转住房需求。

2021年12月校领导现场调研旧有住房配售选房工作

持续扩充访问学者公寓房源,实施访问学者公寓精装修工程,不断完善公寓配置,为高层次人才及高端访学学者提供拎包入住的公寓保障。努力改善学校周边家属园区生活环境,持续推进周边家属园区智慧门禁改造工程,配合街道办事处开展家属园区电梯安装工程,畅春园、蔚秀园等家属园区40余部电梯陆续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年老教师下楼难问题。

二、优化协同高效,统筹推进校园空间资源布局

积极推进新大楼建设和老旧楼宇维修改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沙特国王图书馆、吕志和楼、实验设备2号楼、城环大楼、承泽园国发院大楼和新家园食堂等7座新建楼宇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4.6万平米,教学科研房屋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活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公共楼宇管理,加快老旧设施升级改造,顺利完成资源楼电增容、技物大院消防设施改造、人文学苑安防系统升级以及王克桢楼、燕园大厦、理科5号楼电梯更新与大修等工程,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楼宇环境。

部分新建楼宇

以学校新校区建设、新大楼建设及产业政策调整为契机,建立联动机制,拓展校内公用房存量。完成昌平新校区房屋资产回收,围绕学校学科发展建设,做好相关单位空间资源规划和调配。探索推进学校老旧办公楼宇腾退周转方案,完成国发院、城环学院等新大楼入驻保障和原房腾退,电教和理科3号楼改造前搬迁周转工作。加大长期闲置用房清退力度,收回治贝子园、禄岛小院、综合科研楼等使用率不高和协议到期用房。收回资源东楼、燕园大厦、资源宾馆、王克桢楼等产业用房建筑面积约9.7万平米。校内公用房存量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公用房使用效率。

加强整合优化,科学配置空间资源,切实实现强化管理、合理配置、节约使用。逐步推进燕园校区空间布局的整合优化,对理科1号楼等10处区域或单位用房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深入了解院系和职能管理部门用房情况及需求,科学调配公用房资源。近五年,完成各院系、职能部门单位公用房调配共377项,合计61132平方米,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空间支持。

建立健全顶层设计与积极探索有效措施相结合,推进公用房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公用房配置领导小组决策机制,统筹配置空间资源,做到有序管理、系统调配、科学决策。建立完善公用房巡查机制,制定《北京大学公用房巡查方案》,及时掌握实际用房情况。积极探索收回学校长期闲置用房的有效方案,制定《北京大学腾退收房专班议事规则》,建立部门间联动协作机制,推进收房工作。健全二级单位公用房管理制度,压实使用单位管理责任。加强和规范会议场馆资源管理,联合发布《北京大学会议场馆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会议场馆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三、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积极参与昌平新校区立项、规划编制和空间分配工作。昌平新校区是学校近年来第一个大规模建设的新校区,是学校面向未来、参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创新体系载体。房地产管理部会同昌平新校区管委办及基建工程部等部门,开展前期调研,组织编制昌平新校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支撑文件,推进新校区立项工作;组织编制昌平新校区校园规划和校园景观规划方案,为新校区改造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和设计导则。同时参与做好空间规划、改造和分配等工作,参与昌平新校区一期楼宇改造、二期改造工程以及水系核心景观工程立项,推进新校区的空间条件改善和品质形象提升,为学校新工科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为科研人员潜心科技攻关创造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不断规范和改进校园规划管理机制。2018年,调整完善校园规划委员会构成,增加学生评审代表,提升相关领域专家和广大师生在校园规划建设中的参与度。近五年,通过召开会议和邮件征求意见等形式,共审议校园规划建设项目150余项。采用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组织校园规划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包括立项论证、项目选址、规划条件设计等,为校园建设提供更为合理、可行的规划依据。近五年,完成《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北京大学昌平校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北京大学“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编制等,为校园建设提供了规划指导和依据。

四、守护传承创新,打造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景观

开展校园环境改造工程,提升燕园景观,绘制更加美好的燕园图景。会同多部门共同推进完成校内三角地至大浴室沿线建筑的腾退及拆除工作、冰窖胡同腾退拆迁及学五食堂周边景观工程、博雅塔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东侧门班车停车场及道路改造工程、资源宾馆东侧及48楼南侧改造工程等校园环境改造项目,不断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完成校园夜景灯光工程,西校门区域、未名湖和博雅塔周边、大讲堂前等校园重点区域灯光焕然一新。

校园夜景灯光工程

学五食堂周边景观工程改造前和改造后

三角地改造前和改造后

加强对校内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其承载文明、传承历史、维系精神的重要作用。制定《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校园文物保护提供制度依据。联合考古文博学院对校内60余处石雕石刻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初步建成线上燕园文物数字博物馆,向全校师生开放。完善文物标识系统,增加二维码标识,建设文物语音导览系统,加强校园文物宣传教育效果。按照“把名人故居保护好,把北大文脉传承好”的指导原则,开展燕南园整治提升工程,让燕南园在延续历史记忆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

五、专心细心尽心,持之以恒做好师生日常服务

完善校内物业公司、生活配套服务商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与督导,为师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协调物美、全家等配套商铺在疫情期间正常营业,在校园封闭管理状态下保证了校内师生的日常生活及防控物资供应。

不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校园配套生活服务质量,为师生日常生活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体验。规划建设34楼快递点,在畅春园、畅春新园、国发院等地增设智能快递柜等,根据师生建议增设24小时自助打印机,不断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保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师生对于校园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房地产管理部将继续对照审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度、服务大局的支撑度、广大师生的满意度,坚持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实干,为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