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里的“宝藏书房”——张慧瑜老师书房印象

从2014年起,张慧瑜作为文学指导

志愿为“皮村文学小组”给予支持

以书交友

“书”将他和工友们连结在一起

也让他把热情和思考

融入脚下的这篇土地

北大学者书房系列,今日推出

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慧瑜老师的书房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张慧瑜老师的书房快闪

点击体验

落进诗意的洞天

北大南门第一家,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在的蒙民伟楼。走进学院大厅,乘左手边的电梯上至四楼,一路向北,直至走廊尽头的角落,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张慧瑜的书房便坐落于此。

没有踏进过这间屋子的人大概很难想到,从外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办公室,里面却藏着一个充满惊喜与奇遇的洞天。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张慧瑜的书房,大概就是这般意境。

宝藏书房:花藤、电影和旅行

“绿”,是这间书房的第一个关键字。走进张慧瑜的书房,满眼迎来的绿色让人感觉置身桃源。窗台上、书柜上的绿植相连成片,藤蔓自由自在地缠绕生长,有些甚至顶到了天花板。植物的生机与清新像是成了有形的存在,在空间里漫游。

大部分绿植是绿箩,因为“最好活,只要浇水就行”。张慧瑜曾试着种过睡莲,但没能成功。当被问到书架上闲置的鱼缸时,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养鱼也养不活。”

书房的第二个关键字是“满”。张慧瑜的书房面积不足20平米,但却有藏书大概三四千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犄角旮旯能塞的都塞满了“。

能“塞”下这么多书,离不开张慧瑜对房间的精心改造和充分利用。由于是整层楼最靠北的房间,书房的北侧全是窗户,只有剩下三面墙是实体墙。南墙和西墙的6个大书柜是主要的藏书之所。东侧被房门占了大部分,只剩下宽度约1米的一小块地方,但是张慧瑜也不肯放过,专门定做了两个开放式书架加以利用。

这间书房还有一个特别设计,张慧瑜在中间放置了一个小书橱,长方形的整块空间便分离成了两部分,里侧是日常办公、研究的场所,外侧则可以用来会客。这个设计让普通的房间多了层次感,而且两个空间都是三面环书,更让人有沉浸于书海的快感。

在张慧瑜的书房里,书是主角,但并不是全部。各种琳琅满目的小物件有时候甚至比书本身更夺人眼球。这就说到了书房的第三个关键字,“杂”。

从电影海报到明信片,从旅行时购买的纪念品到网上淘来的挂件摆件,这些都是张慧瑜珍爱的“藏品”,勾连起各种想法与故事。书房里隐藏着太多的小“彩蛋”,时不时就能带给人惊喜,可谓名副其实的“宝藏书房”。

房间里摆放得最多的还是照片,每个书柜里都有好几张,大部分是和学生们的合影。为了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张慧瑜常组织读书会、研讨会,结束后便会拍一张合影,纪念共同畅读交流的时光。“这个书房也是我和学生们一起读书、讨论的地方。”在受到疫情影响时,读书会就转成了线上的形式。不过他还是更心仪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因为更有参与感和仪式感。

德国诗人荷尔格林曾在诗中写下“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被海德格尔阐发,用以倡导将现实生活诗意化,抵制现代科技对人的个性的消抹。这间书房或许正像是一个诗意的角落,既能让张慧瑜在知识与思想的广阔天地中漫游,也是他和学生们沉浸阅读、自由分享的空间。哪怕只是在其中栖居一时半刻,也能在精神上获得难得的充实与愉悦。

书是一种意义的承载

买了这么多书,真的都会看吗?这是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

“肯定有没看过的”,张慧瑜会这样直截了当地回答。“但买书本身是一种乐趣。对我来说,买书有治愈功能,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都喜欢逛书店,而且经常忍不住‘狂买’一通。”

虽然现在线上购书非常方便,但张慧瑜还是保持着逛书店的习惯,因为只有在实体书店,才能获得“逛”的快乐。这一习惯受其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喜欢跟着父亲逛书店。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北大文史哲试验班读书,那时候北大周边有万圣书园、风入松、国林风,后来又有了博雅堂、野草等等书店。”

本科期间的张慧瑜就已经是个“购书狂魔”,宿舍里到处都摆满了书,最后实在没地方,甚至直接把书铺在床上。“到睡觉的时候,还得动手扒拉扒拉,腾出一块地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大周边兴起了一批主打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民营书店。在前互联网时代,这些独立书店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并成为那个年代独特的文化现象。“我上学那会儿,去逛书店就像是赶集一样,书店里特别热闹,读书的氛围也很浓厚。”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张慧瑜还是书店的常客,但很多常去的书店已经不在了。“有些就直接倒了,有些一搬再搬、勉强支撑。前些年,北大小西门里面还有周末二手书市,持续了有十几年,现在也没了。”张慧瑜亲眼见证了北大周边书店的兴衰起落。“我是看着野草书店从海淀图书城搬到北大校内,几年前又从北大搬走的。那个小老板做书20多年了,我也是看着他从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

除了买书,张慧瑜也很享受整理书的过程。每隔一年或半年,他会彻底整理一次书房,把几千本书全部打乱,再重新归类和摆放。这个要花费四五天的时间的大工程,对他来说却是一次愉悦的放松。尽管想尽办法合理利用空间,并且坚持定期整理,狭小的书房还是招架不住他旺盛的购书欲。张慧瑜也会发愁,“书确实太占地方了,这是最大的麻烦。”

最近,他找到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赠书。张慧瑜经常组织各种读书会、工作坊等活动,他总是会带上一些近期购入的新书,活动结束后送给到场的朋友和学生们。“某种意义上,书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不凸显了,因为我们有了更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我现在感觉,书更适合作为一种礼物,它依旧有一种意义承载。”

从书桌延伸到脚下的土地

最近,这间书房又迎来了新朋友——刚刚出版的一本非虚构写作文集《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张慧瑜是该书的三位主编之一。

2019年春节期间,张慧瑜与黄灯、黄志友、孟登迎、沙垚、潘家恩等师友联合发起了“故乡纪事·爱故乡非虚构写作大赛”,最后评选出35篇获奖作品,获奖者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包括高校老师、大学生、工人、农民等。《应知故乡事》将大部分获奖作品收录其中,形成了一本由普通人共同书写的当代中国乡村非虚构故事集。

非虚构写作是张慧瑜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来北大任教之前,他曾志愿为热爱阅读的普通打工者教授文学课,并鼓励他们拿起笔,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并且,他会热心帮助工友在新媒体平台发表他们的作品,有些文章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从2014年起,他就开始坚持到“皮村文学小组”进行分享,帮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用文学来进行表达和交流。

“其实,我并没有讲太多文学写作技巧,因为我总觉得文学不是教会的,上课的主要内容是文学经典鉴赏和讨论。”张慧瑜采用类似剧本围读的形式,让大家现场阅读,再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在北大新传学院任教之后,张慧瑜延续以往的经验,组织了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也常常赠书给参与者。“现在整体的学习和工作节奏太快了,让人不太容易有集中的时间去阅读。”但他还是希望大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读书和写作都是比较花时间的、不能立刻看到结果的事情。但倘若能相对有计划地阅读、写作,坚持一两年,这种收获是其他东西所无可比拟的。”

在倡导沉浸式的阅读和思考之外,张慧瑜还把“非虚构写作”作为新闻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以此来培养学生进行写作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他请同学们结成小组,从“倾听他人”“认识脚下的土地”“我们的时代”“在基层”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深入观察、理解他人和社会,再通过非虚构写作的方式,将这个时代的故事和经验“收集”起来。

为了鼓励学生们认真创作,他注册了公众号“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将优秀作品发表在上面,同时也希望借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虚构写作中来。

从一方书桌,延伸至我们脚下的土地。张慧瑜希望“写作能成为人们记录时代和书写脚下的土地的媒介,把更多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写下来,变成一种公共表达和时代记忆“。

个人简介: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郓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和非虚构写作等,曾出版《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等专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