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信息来源: 校工会
编辑:燕元 | 责编:山石2024年6月5日周三晚,在北京大学工会和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教工昆曲古琴协会为备战第17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高校版《牡丹亭》专场,在邱德拔体育馆延请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优秀六旦演员王瑾为大家传授昆曲基本功训练要领,重点学习了掐腰踏步、云手山膀、顺风旗和走圆场等内容。协会成员与学生京昆社社员共计10余人来到现场学习和训练,在一招一式中体会昆曲艺术“口传心授”的教学精髓。
教工练习中
基本功训练是戏曲表演的根基。协调手、眼、身、法、步的过程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在经历一种具身的文化传承。每一个动作的演练不只是身体的训练,更是心灵与文化的对话。云手山膀时手臂的伸展、收紧,走圆场时步伐的轻盈、稳健,掐腰踏步和顺风旗动作的子午向和精气神,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深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这些都是文字无法全然表达的。
基本功训练
昆曲的每一个动作都不仅仅是肢体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学术研究中有一种“文化动力学”的概念,与昆曲动作一招一式中蕴藏着的文化传递动态过程不谋而合,这种动态过程恰好能够将中华文化的力量、美感和情绪处理方式,通过每一个动作、眼神和姿态展现出来。在这种酸酸痛痛的肌肉记忆中,参训学员们更深入体会到此前的授课老师看似轻易的一转身一回眸、一弹指一挥扇、一颦一笑、一嗔一赧,其中的美与雅是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和谐与平衡,通过他们日复一日的具身艺术对话,能够传达出最自然美好的情感和故事。
“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始于2008年,已成功连续举办16届,成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专业昆曲院团以及多个知名昆曲研习社都曾在恭王府大戏楼轮番登场,多位“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更是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珍贵精彩的瞬间。今年的第17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于6月在恭王府大戏楼举行。此次活动由恭王府博物馆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联合主办,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教工昆曲古琴协会有幸继续参加本届演出,得益于学校工会和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以及北方昆曲剧院的支持。传承昆曲不仅是为了保存这门艺术形式本身,更是为了通过艺术的形式维系和唤醒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通过这样的基本功强化训练实践,北大教工和学生的昆曲表演后备力量得以逐渐积累,协会也在传习活动中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继续保持传承活力。参演会员与其他学员们都有幸成为了具身艺术的参与者,在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之间感受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蓬勃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朽价值。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