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定点帮扶云南弥渡十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今年是北京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十周年,为更好总结帮扶经验、谋划下一步工作,2023年12月1日—3日,受学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委托,副校长朴世龙院士率团赴弥渡,出席北京大学定点帮扶云南弥渡十周年系列活动。

12月2日,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县十周年座谈会在弥渡县委机关会议室举行。弥渡县人民政府县长马志翔介绍了北京大学帮扶成果与弥渡县发展情况。北大医学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北大附中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学校挂职干部代表,校友代表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作交流发言。弥渡县委书记舒进主持会议。

座谈会现场

马志翔介绍了北京大学帮扶成果与弥渡县发展情况,以数据和事例生动展示了十年来弥渡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可喜成绩,并介绍了弥渡下一阶段发展思路及需要北大重点帮助的工作。

相关单位、挂职干部代表围绕以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美育教育、乡村治理、人才开发培训、特色农业发展、医疗帮扶等主题交流经验,研讨下一阶段帮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考古文博学院1989级校友马岳、邱璐一家三口扎根弥渡三合村,带领当地村民深耕文旅产业,探索形成了乡村振兴的“三合模式”。邱璐在发言中重点汇报了联动北大校友、村组干部、普通村民创富致富的努力,表达了弘扬北大家国情怀继续奉献弥渡、助力帮扶的信心和决心。

64733b163fcc4057b7226071d9b8e402.jpg

北大挂职干部、教师及校友代表发言

舒进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弥渡全体人民表达了对北大十年来帮扶和支持的感激之情。他希望北大进一步加大帮扶支持力度,携手推进弥渡新阶段高质量发展。

朴世龙向长期以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的弥渡干部群众和北大师生校友表示感谢。他指出,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弥渡工作,十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成立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专项工作意见,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工作,并深入弥渡调研指导;学校积极构建“1+8+N”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实施“10+10名誉村长”项目,聚焦教育、文化、产业、人才、健康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将继续聚焦弥渡需求,尽北大所能,在总结帮扶经验基础上,探索更加符合弥渡实际的帮扶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朴世龙讲话

会上还举行了北京大学党员干部乡村振兴教育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小河淌水唱新歌——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十周年纪念文集》揭幕仪式,县领导为杨学祥、陈贵兵、史楠、张晓东、魏培徵等曾在弥渡挂职的干部代表颁发感谢牌。

为北大往届挂职干部颁发感谢牌

纪念文集书影

在弥渡期间,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北京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十周年成果展,赴弥渡一中看望研究生支教团、调研弥渡一中整体搬迁项目建设情况,并前往县人民医院、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寅街镇三合村调研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文旅发展情况。代表团还与弥渡县共同举行社会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三个主题论坛,结合民生事业、产业发展、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等主题,交流探讨帮扶新举措。

与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合影

在滇期间,朴世龙出席“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以“科学·绿色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青年学者,共同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蓝图。朴世龙指出,北大高度重视环境生态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与科技助力绿色发展。面向未来,北大愿与社会各界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弘扬科学精神、携手攀登科学高峰,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朴世龙致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