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 | 用高等教育构建人类青年命运共同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大学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招生选拔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经验和成果。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北大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生院推出“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院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供相互学习借鉴交流,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高水平的国际化办学,是中国高等学校增强发展内涵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五年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立足本来、面向未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为己任,坚持不懈地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化办学探索。

PKU-LSE国际事务硕士双学位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很早就承担培养留学生的任务,并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但是举办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以及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发展研究生双学位项目,是在本世纪初酝酿并开始推进的。2006年,学院敏锐抓住中国快速发展背景下外部世界急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迫切需求,果断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推出了“PKU-LSE国际事务硕士双学位”项目。该项目提供以英文课程为主的“1+1”联合培养,实现了课程互认、学分转换、两校学习、两篇论文、两个学位的全新深度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深受中外学生欢迎。PKU-LSE项目每年选拔录取来自中外名校的大约25名优秀青年,在北大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各自用一年的时间攻读国际关系,培养国际事务学术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努力克服文化上、体制上的差异,在招生录取、培养方案、行政管理等方面密切沟通合作,为项目和学生提供坚实支撑。

在“PKU-LSE项目”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学院面向国际学生推出了独立的两年制纯英文国际关系硕士课程(Maste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简称MIR),每年招收大约20名国际与港澳台学生。2010年,学院依据已经积累的国际办学经验和实力,在“PKU-Sciences Po本硕连读项目”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再次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与享有盛誉的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推出了“PKU-Sciences Po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双学位项目”。该项目仍然采用英文授课为主的“1+1”两校联合培养模式,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每年招收大约15名优秀学生,主要培养从事国际关系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独立的MIR项目以及与英、法合作伙伴的“PKU-LSE”项目和”PKU-Sciences Po“项目吸引了来自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优秀学子,使英文硕士项目的学生总数每年稳定在60人左右。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巴黎政治大学的成功合作,不仅让中外学生受益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高水平平台,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丰富、巩固了学院的教学、管理质量,实现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增强了学院和学校的声誉,使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PKU-Sciences Po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双学位

2011年,学院响应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的共同倡议,在教育部指导下,又创建了“亚洲校园北大-东大-首尔大国际关系与公共政策双硕士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内容。学院与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以及首尔国立大学国际大学院一起,推出三边合作的国际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包括交换项目与学位项目),使学生实现了三国三校间流动,有了更加良好的文化和教育体验,加强东北亚青年人文交流。近十年来,已经有162位中、日、韩学子受益于亚洲校园项目的学位和非学位交流,本项目也在中日韩亚洲校园联合评估中名列前茅。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英文国际硕士项目由此实现了单边、双边及多边合作的多层次展开,促进了学院国际合作中东亚和欧洲的区域平衡。

“亚洲校园北大-东大-首尔大国际关系与公共政策双硕士项目

亚洲校园院长论坛

目前,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已经形成以硕士英文项目为主,涵盖本科双学位、硕士双学位和博士双学位的完整链条。其中有的项目,比如本科生的北大-早稻田大学双学位项目+亚洲校园北大-东大双硕士项目+北大-早大双博士项目,还形成了阶梯承接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成功实践。这些项目中的毕业生,有的已经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各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中崭露头角。

回顾过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化办学受益于三点经验。

一是坚持深度合作、质量第一。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有多种形式,而双学位项目是融合程度最深的一种,是对双方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管理方式、校园文化、师生素质的全面检验和认可,其效果则远远好于流于表面的普通非学位国际交流交换项目。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勇于进入深水区,敢于迎接挑战,乐于创新实践。学院半数左右的教师承担了英文项目的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课程讲授和论文写作,正是高质量才保证了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

英文项目核心课《中国政治与外交》

学院毕业典礼

二是坚持办学主体性与国际化的有机统一。在培养体系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方面注重中国价值、中国经验、中国视角的分享,努力向全球优秀学子介绍中国知识体系,满足他们了解、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学术语言、学术标准、学术要求,以文明互鉴的态度让本土与世界的知识相互交流、激荡,体现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思想。在项目管理上,我们也尽量体现自主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实现了与合作院校的共赢。

亚洲校园联合学术委员会

三是把教育教学与人文交流相结合。跨国高等教育合作,不仅仅是学习的体验和校园的体验, 也是文化交流、人心的交流。在北大, 我们鼓励中外青年学生知行合一,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出校园实践调研、认识社会,了解中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样,我们也鼓励中国学生在国外的时候更多去了解当地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在构建未来,构建人类青年命运共同体。

贵州实践调研学习

体验布依族文化

经过几代师生共同努力,在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合作办学已经满怀信心,走在大路上。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是整个北大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学院和学校的国际化办学,都会越来越好。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