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自兹去 再待燕园逢——2020届港澳台学生毕业纪实

2020年7月2日上午8时,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在“云上云下”同步举行。在这场特殊的告别式上,除9大会场之外,大多数毕业生都拥有“江南塞北,天涯海角”的专属个人会场,大家距离虽远,但心却紧紧连在一起。在2020届毕业生中,港澳台毕业生有254人,在踏上人生的下一段旅途之前回首望去,他们将多样而充实的燕园记忆收入行囊。

与有荣焉,燕园中的家国故事

两年前,怀着炽热的家国情怀,来自台湾的任建宇报考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9年10月1日,看着军容整齐的军人、热情洋溢的群众方阵接连通过天安门广场,作为现场观礼的观众,他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对爱国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动情地说道:“我们国家再也不像百年前一样受人欺侮,被人宰割,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强起来了。”

当任建宇激动地坐在观众席中观礼的时候,另一位台湾毕业生林彦辰正在群众方阵中等待出发。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银行与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之后,林彦辰身边的多数同学都选择直接就业,但他却没有做出同样的决定,他来到北京大学继续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2019年暑期学校组织的国情实践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前往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当地企业。参加国庆重大活动训练时,他发现老师和辅导员细心关注每一位同学的需求,连伙食和水果的供应都随时根据大家的反映进行调整;遇到下雨天,党员们身先士卒为大家取回物品……当由2232名北大师生组成的“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走过受阅区的那一刻,场内的林彦辰和场边的任建宇一齐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林彦辰(左二)参加北大港澳台学生国情实践活动

转眼庚子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从疫情暴发开始,港澳台北大人一直在为抗疫奔走,贡献拳拳之意,与祖国共克时艰。定居在北京的北大博士生、台湾青年王裕庆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尽自己所能为疫区人民排忧解难;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台湾籍博士生张祐睿同夫人和同学一道,在德国购买口罩,直接对接武汉医院,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论下一段旅程去往何处,在园子里受到濡染的他们都将弘扬这份家国情怀,情系祖国,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个性成长,北大与我的独家记忆

“实体书是一种很美的存在,所以图书馆应该就是天堂了。”对纸本书的制作和保存有着极大兴趣,来自台湾的廖政贸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毕业之后做过报社记者,在诚品集团等文创单位实习过,也去澳洲打过工。走遍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和教学科研经验之后,他的视野也变得不同——看过不同的风景,才更加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教书育人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也是我回来读博士的初衷。”重新回到学术研究道路,对他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但他将这看作是“上天给我的不同人生的开始”,坦然走过这条并不平坦的学术之路,并在博士期间作为独立作者有多篇文章入选CSSCI。

对于同样重新归来的香港学生何薇来说,博士四年是一段成长的旅程,而最重要的是“本心”,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九年前从北大硕士毕业后,她加入了《南方都市报》,三年记者生涯加上两年高校教书生涯、自我兴趣与以往积淀,都为她读博的选择和研究方向暗暗埋下伏笔。博士一年级入学前,她对于研究计划已有了大致勾勒和较为细致的想法,文献阅读在她看来充满了“获得新发现”的喜悦;研究累了,她就去舞团跳舞放松;师门时常的聚会和讨论,为她排解焦虑的同时也带去了很多启发。学术带给何薇的是逻辑、思想、为人处世的方式,她希望把这些收获融入对于家国的责任感,为社会真正做一些事情。

在校园中起舞的何薇

同样将个人兴趣发展为研究课题的,还有来自澳门的2016级物理学院大气科学方向本科生伍家成。一开始,他对于大气科学方向的想法和猜想繁杂丰富,但是当学习的进程慢慢深入,他的分析思路变得简洁、精准而清晰,在这个由繁到简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对于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参加多项科研,荣获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今年本科毕业后,他选择在燕园继续学习深造,“希望四年中的浇灌可以在未来三年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对于学术有着执着毅力及浓厚热爱的,还有在校港生、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李宝华。本科与硕士都选择统计学专业的他对于数学有一种“敬畏之心”,“数学像是一座大门,背后是无穷无尽的宝藏,我费尽力气,只能打开大门的一丝,得以窥探到其中的一点奥秘,但也因此感到非常开心。”即使数学考试前常常复习到凌晨四点,他也甘之如饴。这份热爱被他带到了职场,毕业之后,他将结合自己的专业与爱好从事游戏策划工作。他希望自己能够把对学术的这份热爱带到职场,不负“离开学校也要继续学习”的自我期许。

李宝华参加数学科学学院毕业典礼

来自台湾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毕业生阙佳欣的本科四年可以用“一如既往”来概括——她从未停止认识自己,丰富的大类平台课程让她从专业领域跳脱出去,激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一次江苏广电的暑期实践让她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激励自己去寻找更大的可能性。大一伊始,她就加入了北大电视台,从干事到编导再到制片人,她所负责的栏目“PKUPK”也日益成熟;在新传学生会,从外联部成员到部长再到副主席,她一步步见证着这个集体的发展,与一起共事过的人形成了牢固的交际圈,成为了她“情绪的安放地”。如果问大学时代最宝贵的是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断试错的机会与成长的体验”,每一段经历都带来一份可能,在众多的尝试中摸索未来的方向。

阙佳欣(第一排右四)参加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活动

北大就像一片土壤,充足的养分、新鲜的空气,足够的雨水与温柔的阳光,让这群南方的鸿雁在这里肆意地生长。

挥手告别,重逢在烟花灿烂时

来自澳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丁楚晴大三时担任北京大学港澳台学生秘书处朋辈成长中心的负责人,从那时起,她开始有了一个收藏的小习惯,每一次自己经手的活动的胸牌,她都认真保留下来,挂在衣柜旁边的小钩子上。也是那一年,她担任了北大2018级港澳台本科生“未名扬帆班”新生训练营的辅导员,港澳台新年晚会一直有学生家长拍摄祝福视频的传统,那年的视频又恰好是她负责制作,送给这群“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每看一遍,她都会被深深感动。港澳台新年晚会她参加了四年,从观众到主持人、表演者、舞台统筹,虽然每一年都变换着不同的角色,但只要到了祝福视频环节,她总是忍不住流下眼泪。

丁楚晴(第二排右二)与澳门同学们在2020年港澳台新年晚会上

如果能回园子一次,她还有更多想要做的事情。四年来的国际文化节,她要么是澳门展位的负责人,要么作为电视台的记者去现场拍摄,她想以游客的身份好好游览一番;直到大四,她有时在校园里还需要用到导航,还没来得及去北边的那些院楼、小院打个卡;还没去旁听一直想听的大师课,去拍秋天银杏的照片……“勇敢去做吧,做个会生活的人,不被生活磨灭那份对世界的好奇,活出自己的精彩”是她想要留给自己和学弟学妹的话。

政府管理学院香港毕业生林子淦同样有一些还没有实现的毕业计划,今后有机会返校,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自己的导师吃一顿饭。同时,心心念念学五食堂的他隔空喊话,希望母校坚持把学五鸡腿饭“传承”下去。

与留有许多遗憾的丁楚晴、林子淦相比,2018级新媒体研究院硕士澳门毕业生方诗敏是疫情期间唯一一直在校的澳门学生,并在校内现场参加了毕业典礼,见证了疫情下的毕业盛典。回忆当时的场景,她记起在现场的同学哭得眼妆都花了。而光华管理学院澳门硕士毕业生杨钜安虽然没有回到学校,但三年前本科毕业时的“毕业任务”他一样也没落下。

挥手告别时,在校毕业生、来自台湾的哲学系博士许家瑜还是会想起那些连走在路上都需要呵气暖手的冬天。“大家下课后还是要边走边聊上课与生活、趣事和段子,不知不觉推着自行车绕了好多圈。从教学楼聊到宿舍,再去小白房一起吃夜宵,然后各自挥手说‘下周见’。” 串珠似的回忆在毕业时变得断续,这些回忆和经历彼此交织、互相根植,悄悄造就了更好的自己。

“北大给了我空间性和时间性两方面的成长。”求学北大前,许家瑜从未跨越海峡、来到大陆;在这里,她与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国的同学相处,在倾听、冲击、理解、包容中看大家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自己也变得“宽厚”起来。去陕西一些偏远的地方支教,让她对人与人之间和这片大地上人们的生命力有更深的体会;北大哲学系对思想历史性与连续性的注重,引导她在过往的纵深与近代的转折张力中认识某种绵延不绝。当她不管清晨或夜里去到图书馆,总看见同学们踏实学习,也看见系里老师们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不分日夜辛勤研究,让她感到,除了才情,生命中更重要的是在偶然与必然间,自我选择的更为厚实的积累。“我要离开北大了,而我带着他们给我的一切一起离开。我离开的只是这片校园,那些已经内化成生命的东西,是永远离不开的。”

大学要求每个人面对自身的限制又面朝理想的自己,不管是林彦辰的学术追寻、廖政贸的育人理想、丁楚晴的独家记忆,还是许家瑜的互相成就,都是生命的转化、突破和成长。港澳台毕业生们在北大找到了人生的航向,现在即将扬帆起航,祝愿他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专题链接:2020毕业季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