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扎根祖国大地,践行济民初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0暑期思政实践教育工作纪实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020年暑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抓牢“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不畏艰险 冲锋在前”“改革开放 五位一体”“扎根沃土 决胜小康”“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等主线,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落实推进全院思想政治实践(社会实践)课程建设。

本次思政实践课程,经济学院共成立实践团队12支,其中线下团队5支,经院师生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分赴河北无极、山西翼城、福建仓山、福建南平和湖南茶陵开展实践活动。师生们走向城镇乡野、相聚线下云端,以赤子之心丈量祖国大地,以专业知识观照社会现实,力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经世济民”初心,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扎根中国大地,探寻改革前沿

“农,天下之大业也。”乡村兴国家兴,百姓富国家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经济学院积极组织线下思政教育实践,引领学生亲身体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新面貌。

8月1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扎根祖国大地,践行济民初心”思政实践团在院长董志勇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河北省无极县,师生实地参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亲身体会普通农户的生活情况和日常劳动。在实践参访过程中,乡亲们对“大学生村官”们的高度赞扬和殷切期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团还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的正定县学习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治理模式等宝贵经验。

实践团在无极县合影

经院师生参观无极县产业园区

思政教育基地揭牌

9月1日,经济学院思政实践团在福建省南平市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团来到星村镇燕子窠有机生态茶园,访问了星村茶香合作社,参观首席制茶工厂,拜访横凤茶部落,走访横凤村家庭合作社。9月2日,实践团在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展厅学习了生态价值核算机制:南平市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绿色绩效考核制度,用经济手段衡量生态环境的价值。同学们参访了多家公司和销售基地,针对南平市茶产业、生态环境开发遇到的问题,与学院带队老师季曦及当地干部展开探讨,受益良多。

实践团在南平市合影

实践团走访茶园

感悟经世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经世初心,依旧不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改革发展,美好未来。经济学院线下实践团紧紧抓住思想建设的主线,把教育基地开到革命旧址中,把主题团日活动办在革命胜地里,鼓励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青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之中彰显价值。

8月26日,经济学院“访大师故里,悟经世初心”思政实践团队在学院副院长张亚光老师的带领下,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福建省福州市,追随着陈岱孙先生的步伐,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活动。陈岱孙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现经济学院)主任。他诞生于1900年,对中国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20年是陈岱孙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诞辰,经院师生来到他的故乡,追寻先生之风,缅怀一代宗师。

实践团在福州市合影

9月3日,在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老师的带领下,经院学子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青春韶华”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并挂牌成立思政实践基地。实践团来到毛泽东在茶居室、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严塘镇湾里村红色政权旧址等地参观、学习,在茶陵县严塘镇湾里村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红色政权旧址,聆听了茶陵县政协原秘书长彭东明主讲的“红色茶陵”讲座,三攻茶陵的曲折历程、革命将士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让师生们的灵魂再一次受到洗礼。师生们还参访了茶陵工业园的部分企业与乡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革命老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实践团在茶陵县合影

实践团参观工农兵政府旧址

实践团参观生产

寻访城镇乡野,做好理论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了北大经院人的心上。“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经院师生走向城镇乡野,在神州大地上求真学问,将课堂所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河北无极实践期间,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为同学们及当地干部带来了生动的理论讲授。8月19日,林毅夫作了“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摩擦双重背景下的我国经济发展”专题讲座,董志勇以无极县的企业为例,向同学们讲解了企业股权的知识。如果说两位老师的讲述带给了同学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那么对工业园区的访问则将同学们代入企业这一经济微元,切身体会每个企业如何促进了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林毅夫作讲座

董志勇为同学们现场授课

林毅夫、董志勇与同学们交流

8月27日,福建仓山实践团前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三江口片区,深入接触城市建设规划,并在福州市金山工业园区和福州市仓山区互联网小镇等高新产业园区参观访问。在参与南台论坛暨青年人才圆桌汇的活动中,张亚光作“智能产业与生物医药:概念溯源及启示”专题讲座,指出“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提到了智能产业相关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方向。他在总结时强调“一切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是要为人民谋福祉,加深了同学们对“经世济民”这四个字中饱含的深意的理解。

经院师生参加论坛活动

线上线下相结合,思想实践双开花

回首2020年暑期北大经济学院的思政实践课程,学院领导、专业教师担任领队,经院学子踊跃参加,12支经济学院团队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或相聚云端,或分赴祖国各地;在实践中,经院师生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乡村建设前沿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诠释经世济民之心。

经济学院实践团队一览

8月19日,经济学院与浙江省仙居县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线上思政实践,举办“青春有约,青年有为”主题线上交流分享会。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1班第二班主任叶静漪,董志勇以及仙居县委领导出席活动。在交流会中,当地的抗疫志愿者、基层工作者等优秀青年代表与经院学子共话抗疫精神、分享青年故事。叶静漪认真聆听了实践团交流发言,她指出,仙居青年的青春事迹非常感人,他们不畏艰苦,不忘初心,践行了人生理想,做到了“知行合一”,是青年学生的优秀榜样。她强调,身为北大学子,一是要发扬抗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二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扎根祖国大地,虚心向人民请教,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经院师生与仙居县青年进行线上分享

8月23日,经济学院翼城县思政实践团抵达山西。在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的带领下,同学们采用线上、实地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感受三晋大地悠久的历史底蕴。在大槐树下、根字影壁前,同学们感受到浓浓的桑梓之情,了解大槐树移民为开疆拓土而远徙他乡的奉献;在广胜寺,同学们学习了抗日战争期间革命先驱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8月24日,实践团走进翼城县,调研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了解当地推动的农村改厕工作,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党组织致力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决心。此次翼城之行,实践团同学们通过实时直播与实地走访积极参与,亲身感受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新风貌以及翼城县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

实践团在翼城县合影

经院师生与当地干部座谈

在过去三个月的实践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积极落实学校要求,学院教师身体力行悉心指导,确保12支团队顺利完成实践。在思政实践的旅途中,传承“经世济民”情怀的珍贵与不易,领导干部们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坚守与担当,乃至在基层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都不断重塑、丰盈着经院学子的价值体系。历经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双重锻炼,相信经院学子们将满怀信心,努力前行,成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