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寄语 | 董志勇:在惊涛骇浪中把准前进的航向

尊敬的各位老师、嘉宾、校友、家长,亲爱的2022届毕业生们:

大家下午好!

凌霄花开、蝉鸣依旧,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季节,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属于2022届全体毕业生的难忘时刻。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向圆满完成学业的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家人、悉心教导你们的师长、耐心服务你们的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在金秋时节踏入燕园,在盛夏时节告别青春,这似乎是每个学子再寻常不过的回忆。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破了这份寻常和宁静,为你们在燕园的大半、甚至全部旅程平添了许多波折和遗憾。但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感动的是,在座的诸位同学在前所未有的风浪中始终奋勇前进:你们经历了云课堂、云科研、云求职、云答辩的轮番洗礼,扛过了最难毕业季、最难求职季;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你们理性而不盲从,重视而不偏执,做好了自己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最近一轮始料未及的疫情中,许多同学还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行列,守护校园、共克时艰,用行动展现了经院学子的昂扬风貌和责任担当。

人们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每个人从青涩到成熟,都要经历漫长的淬炼,但熊熊烈火显然缩短了淬炼真金的时间。我坚信,经历过这场疫情大考的你们,一定获得了更多关于世界、生命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而这些终将会化为你们未来旅途中的指路明灯。

不过,当我们把视线放远,就会发现疫情不过是时代巨变的一个侧面。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战火和硝烟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以邻为壑、转嫁危机仍在上演;传染病侵袭之下,是人际的隔阂、交流的阻滞、甚至文明的冲突。世界又一次走到了技术变革、秩序重组的前夜,而正在迅猛崛起的中国,与置身时代洪流的我们,责无旁贷地站在了历史的最前端。

“最前端”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最大的确定性,就是迎接一切不确定性,去应对“灰犀牛”和“黑天鹅”;这意味着你们必须尽快丢掉象牙塔中的天真与想象,在真实的世界中锻造完整的自我;这意味着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你们是迎击风浪的第一批舵手,无论前方是阳光明媚还是乌云密布,你们都要一鼓作气、勇闯难关。作为北大经院的学子,你们有这样的能力,也有相应的责任,在惊涛骇浪中把准好前进的航向,不负历史的荣光,不负时代的重托,更不负未来岁月的拷问。

在惊涛骇浪中,希望你们坚守理性思考的定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身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挑战注定是层出不穷的;但纵使外部环境瞬息万变,我们仍然坚守住了变化中的“不变”,那就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矢志不移,对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高度信心,对增强人民获得感、提升社会福祉的郑重承诺,对“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执著遵循。

北大经院人向来就有拨云见日、求是维新的传统。我们的前辈,在启蒙声浪中高擎马克思主义大旗,在抗战烽火中坚守书生报国的意气,在改革开放热潮中首倡市场化和股份制改革。正是这份对真理的求索和对价值的坚守,才使得北大经院能够穿越整整110年的惊涛骇浪,仍旧意气风发、行稳致远。多年以后,诸位同学可能早已忘记书本中的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但请大家永远记住在第一堂经济学原理课上学到的“理性”,去理解真实世界中的约束条件和博弈规则,做真理的践行者,永远对市场规律怀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也请大家永远记住经济学中无处不在的“道德情操”,对父母朋友怀有感恩之心,对劳苦大众怀有悲悯之心,对公共利益怀有责任之心,对国家民族怀有赤诚之心。

在惊涛骇浪中,希望你们拥有革故鼎新的魄力,“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凭借新中国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上下求索,中国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落后面貌,成长为全球制造业第一、货物贸易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最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就是,要大胆地试、勇敢地闯。中国经济巨轮在航行过程中的不断试错、纠错和突围,恰恰折射出独特的体制张力、历史魅力与文化韧性。越是山高路远,越要迎难而上;越是惊涛骇浪,越要挺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春意味着无限可能,青年人是常为新、也是最能为新的群体,肩负着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重任。希望你们继续保持青年人的锐气和干劲,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和灵感,终有一天会迎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境界!

在惊涛骇浪中,希望你们锤炼直面风雨的能力,“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辛弃疾在诗中写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现实的凄风苦雨,不会因为诗人的伤春悲秋而消失;前行的艰难险阻,也不会因为水手的懦弱退缩而让步。作为北大经院的毕业生,你们需要在中国经济这艘大船上不断锤炼自身的能力,在更广袤的历史脉络与时空格局中,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改革奉献青春。

在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思维范式都在深刻转型的当下,中国与世界都格外需要你们这一代青年人:需要你们对理论炉火纯青的理解,也需要对现实入木三分的判断;需要解决问题的突出能力,也需要发现问题的锐利眼光;需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成见的勇气,也需要悉心聆听他人、增进理解的包容;需要一马当先的开拓意识,也需要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当然,要把这许许多多的“需要”变成现实,必须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但是,当大家回首过往时就会发现,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道路上。

谢冕先生曾说:“一旦佩戴上了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几年前的开学典礼上,各位同学将沉甸甸的北大校徽别在了胸前;而今天你们的学位服上,同样印有北大校徽和“经济学院”的字样。从今天起,你们中的很多人就将从北大经院最资深的学子转变为最年轻的院友;但无论称呼如何、去往何处,你们永远是北大经院最深切的牵挂,而北大经院也将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家园、最坚实的后盾!

祝同学们:此去征途星辰大海,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本文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在学院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