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的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1年11月19日,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比较视域下的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美国国家行政科学院、芝加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美国纽约建设局等多所高校和机构的22位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主题发言。因双方的时区差异,本次研讨会分为两个时间段举行,北京时间上午9:00—12:00和晚上21:00—00:30。

Merit Janow致开幕辞

研讨会开幕式及第一场主旨发言由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主持。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Merit Janow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分别致辞。

Merit Janow表示,从2016年至今,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联合学术会议已经举办了六届,今天非常高兴再次见到会议举行。当下,美国拜登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各种政策选择,以及中美两国的内部环境将如何塑造政策选择,都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相信这次会议为两国专家学者提供机会和交流平台,进行充分讨论,加深彼此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她表示,非常期望疫情之后能够到中国再次和大家面对面交流。

燕继荣表达了对中美两国参会嘉宾的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前五届会议的主题和交流成果,指出,虽然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已有两年,中美关系由于经济贸易等问题也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不变的是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这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是中美两国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相信两国学者可以通过这次交流扩大视野、相互借鉴,探讨不同国家背景下的政策制定执行与实践,推动相关学术理论的发展。

燕继荣致开幕辞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毕克管理中心主任William Eimicke教授开启了第一场的主旨发言。作为中美两个机构合作的创始人、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William教授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一如既往地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

William Eimicke就拜登政府的国内政策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William Eimicke发言

William Eimicke指出,拜登政府的国内政策主要由两个预算法案组成,第一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如桥梁、公路等,另一项是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保险等。拜登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底通过立法,将资金尽快投入到电网改建、清洁能源使用、环境治理、教育建设与创新、医疗保险普及以及移民问题等等。William Eimicke认为,中美经济关系既相互竞争,也相互依赖,就现在的经济增长率来看,未来中国的经济总量一定会超过美国。拜登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将直视美国问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挑战。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授赵成根与大家分享了“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践与经验”研究成果。他从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就、战略定位、组织体系和行动体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指出,中国从国情出发,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在控制疫情、救治病患和发展经济的有机结合上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中国方法”,这些实践和方法是全球抗疫工作的一部分,也为各国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讲席教授杨大利以“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危机”为题,对比了2003年中国在应对非典型肺炎的举措,分析了中国在面对此次新冠疫情的实践行动,包括快速建设方舱医院大型治疗医院、精准防控策略(社区治理、快速核酸检测及健康码大数据监控)等等,并对照了美国应对疫情的缓释政策和防疫的现状。他认为,面对这种百年一见的疫情,中国确实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做到了很多其他国家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不仅仅依赖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还在于国家政治系统的主导。当然,德尔塔病毒的蔓延,将会再次考验中国和世界各国,在这其中,防疫成本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吕普生以“中国减贫的制度逻辑——基于政治体系视角的政策过程分析”为题,分析了中国减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度支撑。他论证了政治体系的相关制度要素通过减贫政策定位、演进、执行和扩展等环节转化为减贫效能的过程,认为中国政治体系在贫困治理中发挥了基础性和制度性作用,中国治理模式展示了世界善治形态的多样性。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兼职教授Francisco Rivera-batiz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拜登政府教育议程出台的背景及其关键举措。他以美国中学生数学测试成绩为样本,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同时,分析了美国大学生入学率和完成学业率,据此认为,这方面反映出来的差距,将导致美国在相关领域失去领先地位。拜登政府正在应对这一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副教授冉昊以“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党建引领的探索和创新”为题,探讨中国社会治理中党建引领的突出特色和创新。他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社会治理的途径,其中包括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实现力量资源下沉和网格化治理等,在此基础上,他对当前社会治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雷雨若以“为什么医养结合项目很难结合”为题,运用博弈论和利益联盟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后指出,目前医养难以结合的原因是机构之间相互信任程度低,利益冲突,缺乏共同的愿景。她认为,医养结合是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调整行政管理机构体制,增加部门合作的灵活性,完善医疗卫生与养老领域的对接,并且建立有效的激励提升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要加快长期护理保险的出台。

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Mike Sparer分享了对于拜登政府医保议程方案的研究。他从美国新冠疫情现状和政策执行分析、医保普及程度以及医疗成本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美国目前的疫苗接种率远远低于中国等其他国家,主要是将科学政治化。美国有3000万没有医保的民众,同时,医保难以满足公众医疗需求,面对这些情况,拜登政府的对策是通过低收入医保法案、对州政府提出政策性要求,不过,其成效有待观察。

第一场发言人

晚场会议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凯教授主持。

田凯主持会议发言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句华教授以 “基层治理中的协管员:合法化与合理性”为题,分析了当前中国基层治理中重要的编外群体“协管员”的状况。她指出,协管员已经成为当前基层治理中不可忽视的治理群体,协管员制度在民众中已经具备了合法性基础,作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协管员可以成为具有独立功能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她认为,进一步强化“协管员”的合法性,需要提升协管员在基层治理中的效率和效益。

纽约地方倡议支持公司Michael Skrebutenas以拜登政府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为题,介绍了拜登上台后针对美国住房市场长期以来房价与租金居高不下的民生工程。他指出,在1979—2019年间,受通胀影响,美国低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群体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美国大多数地区租金增长速度,而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不少低收入者成为无家可归者,不得不住进了庇护所。而美国长期缺乏针对住房市场的公共投资,而各州在推进“经济适用房”工程方面的速度也各有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他认为,拜登政府迫切需要在经济适用房方面进行投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王清教授以“从行政治理到政治引领:国家发展社会组织的演进分析”为题,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适。她提出,从历史脉络来看,国家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策略表现为控制策略与培育策略,经历了“行政控制”“行政治理”与“政治引领”三个阶段,在这其中,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渗透能力增强,特别是从“行政治理”发展到“政治引领”,体现了国家通过新一轮政权建设去引领社会组织整体的建设过程。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兼职教授Robert Walsh以“拜登政府的经济发展与就业议程”为题,介绍了美国国会近期激烈讨论的拜登政府的“基建法案”与“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的内容,包括所涉及的“公共交通”“电力体系”“信息技术”“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以及与民生相关的“大学建设”“学前服务”与“医疗改革”等等。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娟教授以“丰裕财政下城市社区服务供给的效益问题观察——以某市‘民生微实事’项目为例”为题,分析了社区治理“项目制”的实施绩效与居民评价问题,据此回答了项目制对于改善公共服务的实效。她指出,该市相当部分财政支出用以改善民生工程,但是,问卷调查却显示公众对社区服务满意的居民不高。她分析认为,居民满意度不高,可能与项目在社区层面分配精准度不足、居民参与度不足、政府审核流程不细相关,因此,需要解决居民作为社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参与问题。

前纽约建设局局长Feniosky Pena-More以“我们需要的智慧城市:可持续性与互联性的指导原则”为题,介绍了建设智慧型城市的举措。他指出,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得许多新兴科技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使我们意识到,在城市建设中加强“智慧城市”理论研究至关重要。他从可持续性、韧性、公平性与社会联结、健康、交通互联、通讯联结与数字联结等方面出发,逐一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则与理念。

美国国家行政科学院院士Daniel Guttman教授以“中美运行体系间的互译:‘协同治理’的前提”为题发言。他以中国的谚语“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开端,提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意识到不同社会环境与其政策运作之间的关系,因此,要真正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实现协同治理,关键是要正确理解中美不同社会环境下政策运行的特征。他以中美各自政策运行中的关键术语为切入点,分析了同样的政策与议题在两国所面临的不同实施流程,提出应该关注这些环境的差异。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teven Cohen教授以“拜登政府的气候与可持续发展议程”为题,介绍了拜登政府在气候、能源与环境议题的施政方针。他认为,拜登政府正在试图将从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的使用与推广、美国电力系统的修复与革新、加强环境投资等不同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赵新峰教授以“政策工具有效改善了‘九龙治水’困境吗?”为题,回答了中国水污染治理政策的文本画像、政策工具的选择偏好和政府部门间政策工具的协同方略达成等问题。他指出,研究发现,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政府水污染治理主管部门之间关联强度偏低,在政策工具选择偏好方面,表现出对管制型政策工具的路径依赖,而不同政策工具类型之间协同乏力。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依循治理部门协同、治理功能协同和政策工具间协同的现实路径,能够建构起与新制度环境相匹配的政策工具箱。

第二场发言人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进行了闭幕致辞。

孙哲认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具有现实性,目前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后疫情时期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问题。对于拜登政策而言,两个方案的推进是他任内经济社会政策的关键一环,而对中国而言,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也是重要任务。会上两国学者讨论了各种各样的治理问题,相信这些讨论能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两国关系的优化发展助力。

孙哲致闭幕辞

王浦劬指出,北京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近年的论坛涉及到了国家发展、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课题。当前,中国政府强调贯彻共同富裕方略,本次会议所讨论的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有重大关系。同时,他指出,北京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双边会议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六年来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他期待这一机制能够持续下去,以进一步深化两校和两国学者之间的深层次理解。他代表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对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院长Merit Janow教授与孙哲教授表示感谢,并期待疫情结束后能够举办线下会议。

王浦劬致闭幕辞

参会人员合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