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 信息来源: 人文学部
编辑:青苗 | 责编:燕元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4部专著,其中64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历史学系教授朱凤瀚主编的《海昏简牍初论》。
内容简介:
《海昏简牍初论》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跨学科的“古典学研究平台”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朱凤瀚主编。
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5200余枚竹简和170余版木牍。海昏侯刘贺是西汉一位废帝,他曾短暂登上帝位,很快被废黜为民,之后宣帝又封其为海昏侯。这批简牍长期深埋地下,受到微生物以及地下水的浸蚀,竹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存在饱水、卷曲、变形、腐朽等情况。为尽早掌握简牍内容、卷次,向学界公布,并同时为下一步的修复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2018年北京大学土文献所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始组织精干力量,对简牍等文字资料作初步的编连与释读。本书正是项目组初步整理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回顾了海昏侯墓葬的发掘过程,深入探讨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对于西汉列侯葬制研究的重要参考价值,并介绍了海昏简牍清理流程与内容分类。中编收录了海昏竹简的初步考释成果。海昏竹简基本属于古代书籍,其中包括《诗经》《春秋》《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文献。本书探讨了这些文献的师承来源,探讨了这些文献为研究汉代儒家学说以及文本传布演变提供的新线索。下编收录了海昏木牍、木楬、衣镜等文字资料的初步考释成果,揭示出其中所包含的官方文书对研究海昏侯国兴废历程的重要意义。
书中各部分内容的作者分别是:上编的《墓葬发掘概述》杨军、徐长青,《发掘价值及意义》信立祥,《简牍清理与保护》管理、胡胜、杨博;中编的《诗》朱凤瀚,《保傅》韩巍,“仪”“祠祝”田天,《春秋》陈苏镇,《论语》陈侃理,《〈孝经〉说解》何晋,《悼亡赋》赵化成,《六博》“房中”杨博,《易占》李零,《卜姓》《去邑》赖祖龙;下编的《国除诏书》杨博,“奏牍”王意乐、李文欢,“木楬”韦心滢,“孔子衣镜”王意乐、吴振华。
本书的出版,及时回应了学术界对这批珍贵简牍的关心,展现了对古代文明深入挖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海昏侯墓出土简牍的发现,为理解西汉社会上层所受教育、文学修养、思想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多篇书籍反映出汉代的经学流派,如《诗》可能是《鲁诗》,《春秋》经传与公羊家关系密切,《论语》是西汉中期的一个传本等。另外,有别于儒门易的数术书《易占》、出土文献中迄今内容最丰富的《孝经》说解也值得关注。以往出土简帛中,西汉中期王、侯一级文书较为缺乏,海昏简牍中涉及昌邑王、海侯昏的有关文献弥补了现有记载的不足,更首次发现记载诸侯王、列侯所用具体仪节的资料。本书的整理出版将成为西汉诸王、列侯一级历史与制度研究的全新起点。
主要作者简介:
朱凤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兼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出版专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中国青铜器综论》、文集《甲骨与青铜的王朝》,主持整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与《北京大学藏秦简牍》。现主持《海外中国青铜器集录》编撰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的整理考释工作。曾获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中国青铜器综论》获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考古学)和“中国出版政府奖”。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