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做客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近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张亚光受邀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甲辰版”特别节目《金融之道》,并担任第二集《一诺千金守诚信》、第四集《以义取利成大业》主讲嘉宾。

《金融之道》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百家讲坛”制作的国内首档解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节目,共计11集。《金融之道》汇集了国内金融领域的权威学者专家,生动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多个维度讲述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历史基因和现代内涵。

张亚光长期从事金融史、金融思想史领域相关研究,其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金融的现代化渊源——民国金融思想研究》。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翻译出版《千年金融史》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本次“百家讲坛”节目的讲述内容,是其多年来学术思考积累的一部分展现。

第二集《一诺千金守诚信》

从曾参杀彘,以信寓教

到商鞅徙木,以信变法

从北宋交子流通,以信兴商

到民国日昇昌崛起,以信立业

诚信

既是深植中华民族血脉的价值追求

也是贯穿古今中外金融业发展的生命线

更是当前我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建设金融强国的思想基石

4607b691cebb4e328f5c4cedcdecbc0c.png

源自央视科教、央视网

第四集《以义取利成大业》

子路受牛,以利取义树新风

井田之法,义利相融安社稷

冯谖焚契,以义制利传美誉

商帮固本,因义兴利通四海

义利之辩

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经久不息的论题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构成了中华文明独特而鲜明的义利观

当前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更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平衡好金融发展的功能性和营利性

让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更好惠及广大人民

f994ea6b13ba40d79e9599a2ce16471f.png

源自央视科教、央视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素有“史论见长”的优良学术传统,经济史学研究底蕴深厚,学术成就蜚声海内外;近年来,学院学者贯彻落实“四个自信”“两个结合”的总体要求,积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未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将进一步发挥经济史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等多学科优势,推动金融学教育和研究的改革,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新的理论借鉴。

图片1.png

张亚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经济思想史、经济学学术史。主讲“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思想”等课程。研究成果在Public ChoiceChina Economic Review,《管理世界》《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推进路径研究”等多项课题,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