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艺术学院举行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启动仪式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不畏艰险 冲锋在前”“改革开放 五位一体”“扎根沃土 决胜小康”“一带一路 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7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020年思政实践课程启动仪式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党委书记雷虹,校团委副书记、思政实践人文学部对接人石长翼,课程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军、艺术学院向勇、艺术学院唐宏峰,艺术学院团委书记解明,学院专兼职辅导员以及全体课程助教出席启动仪式。全体参与此次思政实践课程的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参会。仪式由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蓓主持。

会议现场

启动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参会人员起立,线上齐唱国歌。雷虹对全体师生上好此次思政实践课程提出了三点要求与希望。一是坚持学思践悟,明确实践目标。她指出,今年是举国战“疫”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希望同学们在课程中深入理解抗疫精神多样内涵,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精神,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二是加强学以致用,强化课程意识。她表示,思政实践课不是活动而是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社会实践而是思政实践,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度思考,学以致用。三是学懂弄通做实,立足实践有收获。要能够从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认识现实,解疑释惑。同时,要有始有终,做好总结,在课程中有切实收获。

雷虹发言

石长翼回溯了思政实践课程的发展历史,指出开展思政实践课程对大一本科生的重要性,并向同学们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要在了解国情社情的同时体验另一种生活,二是要秉持北大人的情怀思考自身价值。

三位思政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分别就课程要求及课程设计进行了介绍。刘军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引,鼓励同学们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同时深入阐释陶行知先生“没有围墙的学校”的教育理念,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即是教育”的道理,争取拥有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与改造社会的精神,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达州宣汉花田间思政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向勇分享了近期在秦巴山区的实践经验。他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介绍了本次思政课程的设计宗旨与主要安排。他提出,同学们应该发挥文化与艺术的力量,将思政实践与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自身所学回报我们所生活的中国大地。南京江北新区思政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唐宏峰深入阐发了“探江北创新路,聚青年强国力”的实践主题,详细介绍了此次线下思政实践课程的主要安排,建议同学们要把艺术想象建立在更加牢固的思想根基之上,做伟大时代最好的同路人。

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司惟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结合对学习艺术的思考,分享了对本次思政实践的理解和期待。他谈到,艺术与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心要在思政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将知识融入实践,在行动中保持思考。同时,上好思政实践课蕴含着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与要求,想要成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不仅要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要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彭锋对本次启动仪式进行总结致辞。彭锋将带领南京江北新区课程团队开展线下实践教学。针对本次线下实践的课程目标和安排,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思政实践课程中有所收获,感受历史魅力,巩固文化自信,理解爱国的深刻内涵,厚植爱国情怀,做到线上与线下参与的有效互动,达到共同学习进步的效果。

彭锋致辞

思政实践课程是新时代青年融入祖国、融入人民的有效途径,本次启动仪式后,两支课程团队将分别奔赴四川达州、南京江北新区在线下与线上开展思政实践课程。广大师生将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精神,“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