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建设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发言

编者按:2022年5月2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考察北京大学4周年之际,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4周年前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大学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座谈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等校领导以及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各学部主任,医学部领导班子成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院系和附属医院的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韶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集成电路学院教师王润声,北大第三医院医生、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吴超,考古文博学院2019级直博生、学生联合党支部书记吴琪瑶,拉脱维亚留学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博士生安泽等8位师生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介绍了有关学习工作情况。经发言人本人审定后,新闻网现予全文刊登,供师生和读者参考。

2018年5月2日,也就是4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3年前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两年前在《求是》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总书记都特别提到“2018年五四前夕,我在北京大学专门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深知,这是北大历史的荣光,更是总书记对北大马院的现实期待。4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努力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院考察时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4年来,我们秉承“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的改革创新理念,进行了“立体化、专题式、多样态”的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体现了总书记讲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特别是在总书记强调的善用“大思政课”方面,我们走出去的“田间地头”实践课和“请进来”的“形势与政策”课,在全国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二是推进《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院考察时询问了“马藏工程”进展情况,称赞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4年来,在学校大力支持下,《马藏》工程扎实推进,目前已经完成16卷,共计1000万字,4部全样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坚持《马藏》研究与编撰并重,已出版了两本研究季刊。研究人员在重要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5篇,引用《马藏》资料进行研究的论文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推移,这项重大的基础性学术工程价值将愈发凸显,有利于它对为从源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如何和中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有重要意义提供基础性资料。总书记在马院还特别要求我们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2018年以来,学院强调“用学术讲政治”,承担的近20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中,有1/2多的主题是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三是“埋首经典,关注现实”,努力培养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总书记在学院考察时与在阅览室参与“解读新时代”读书讨论会的师生亲切交谈,还问我们是否招收了本科生,问同学们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告诉同学们,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以增进人民福祉、创造理想社会为己任的真学问,同学们要联系实际,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现在,北大马院已经招收本科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埋首经典,关注现实”的培养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培养的“北大模式”成为全国的示范,发挥了引领作用。

4年来,尽管我们在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做得还远远不够。新阶段、新征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会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砥砺前行,建好新时代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讲好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扎实推进《马藏》工程,密切联系世情、国情、党情变化,认真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拿出更多更有分量、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