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曾巩研究管窥——访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

在2019年北京论坛的分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作了“中日韩曾巩研究管窥”的精彩发言。

曾巩为中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一,张剑对曾巩研究一直关注,他首先梳理了曾巩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之后横向对比了日本和韩国的曾巩研究情况。张剑指出中国是研究曾巩的主导和主力,成果相对比较多,地方政府也很热心,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日韩两国曾巩研究数量虽然少,但是非常注意吸收中国的研究成果。相较而言,中国学者较难看到日韩研究成果,随着交流的频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单向输出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变,从而在三国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f51b5142f3af4d65bcea07127df3a04f.jpg

分论坛部分学者合影(右二为张剑

会后,记者有幸对张剑作了采访。谈到为何将曾巩作为对分论坛主题“馈赠与交融:中华文明的传播”的切入点,张剑表示,学术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深耕细作的阶段,推动对一些价值高,但是关注度小的历史人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学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理解。因此,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对外的文化输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欧阳修、苏轼等大家的研究,发掘和推广一些故事性不是很强、受关注比较少的文学家是有必要的。今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曾巩的家乡(江西南丰)为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就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达105篇,相信会有力推动曾巩研究。

对曾巩价值的挖掘,张剑表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古文成名,但是他进行古文创作的语境与我们今天的白话文语境已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以来,我们多以抒情性和美感为评价文章艺术高低的标准,而曾巩文章的用力处多在儒家思想性与文法严密性的高度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将其放置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解读。其次,曾巩不仅是古文家,还是诗人、学者、史学家和政治家,以前对这些领域的关注还不充分,以后可以就这些方面多做推广和研究工作。

从曾巩说开去,张剑进一步谈及宋代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宋代在(中国)文学、社会形态甚至是文明方式的转型中,都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张教授举例说,考试制度这一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从宋代开始健全完善的;举世公认的政治治理模式——文官政治是宋代文化馈赠给世界的遗产;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宋代的双音节词大量增加,意思的表达更加清晰,更接近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此外,还有家族制度、军事制度等等,都对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对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融,张剑表示人格自我完善的方式和儒家和而不同的观念是我们值得向世界推广的。对于个人而言,重视对内心的修养,追求“内圣”,将人格修养到至善,可以成就一个“大写的人”。对于社会而言,文明的发展不能依靠暴力来解决问题,世界文明发展需要求同存异,寻求和而不同。同时,张剑也指出一些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加强之处,“对很多科学的东西不是特别敏感”“很多事不愿较真”,“人情会很阻碍我们对很多事物的判断”,我们需要向科学致敬,向认真致敬。

谈及中华文明在当下的发展,张剑认为,我们的文明现在处于有利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处于“现在进行时”,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外部的不友好的势力企图遏制我们。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推广我们的美好价值。

张剑对年轻一代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寄希望于你们的。”“你们年轻人这一代既要中文学得好,也要深入地了解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在中外文化里找到最合适的交汇点,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