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代表韩雨廷在北京大学“学习抗疫先进事迹,弘扬五四爱国精神” 主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2020年5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学习抗疫先进事迹 弘扬五四爱国精神”主题座谈会在医学部会议中心举行。本文为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代表韩雨廷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韩雨廷,也是支援国家疾控疫情数据分析志愿者团队小组长。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公共卫生学院在大年初一,便紧急发布招募志愿者的通知,短短几个小时就有三十多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报名,最终我们第一批11名志愿者,在大年初二背上行囊奔赴国家疾控,投身到全国疫情数据分析的工作中。4月24日在奋战了整整90天后,志愿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公卫学院先后派出4批共19名研究生与2名带队指导教师,为全国疫情数据分析与疫情研判作出了北大人应有的贡献。

虽然已经返校一段时日,但是在国家疾控的志愿经历依然让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还记得在出征前,著名流行病学家李立明教授告诉我们:“保卫人民健康是公卫人的责任与使命。”带着这样的信念,即使在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志愿者喊一声累。

初到疾控时正是疫情早期,疫情进展瞬息万变,数据分析争分夺秒。由于每日全国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数据在夜里24点进行更新,我们要连夜开工,尽快分析出最新的疫情进展,从而在清晨前,将疫情分布图表、流行曲线等数据结果,呈交给全国专家组及国家领导作为疫情研判的重要依据。因此夜班的工作任务艰巨且极其重要,容不得有丝毫差错,这给夜班志愿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开始我们所有人齐上阵也得通宵奋战到早上6点。后来我和几名同学根据工作特点,编写出了一套自动化、标准化的电脑程序,使夜班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最快一次4个人只用了一小时就完成了分析和制图制表,这套程序也被疾控老师沿用至今。白班时,我们会在疾控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分析,如医务人员感染分析报告、农村地区疫情分析报告等,并不定期向疾控领导进行专题汇报。

随着我国和国际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志愿者的工作重点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工作内容在对我国总体和各地疫情形势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阶段性分析和国际疫情风险评估工作。第四批的三位志愿者每天要在一小时内依据各个国家的疫情,以统一的标准评定出高、中、低风险国家,为我国输入性疫情的防控政策制定提供线索。他们还将多个报告翻译出了英文版本,为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做出贡献。

整整90天的奋战,志愿者们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意志力与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获得了国家疾控的专家老师的高度认可。同时,学校和学院也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医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徐善东老师、公卫学院全体院领导和学工老师,以及流统系的老师们,都来看望过我们,多次送来营养补给、生活必需品和药品,让我们倍感温暖。

感谢学院对我们多年的培养,让我们练就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感谢国家疾控中心给了我们这次真刀真枪的实战机会,让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从实战中学到的经验、增长的见识是我们一辈子受用的财富。在这场抗疫大课堂上,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公共卫生对社会稳定、民生社稷的长远意义。只有做好了公共卫生建设,才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才能迅速应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那些我们每天面对的数字,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个在与病魔抗争的生命,作为中国公共卫生的新生力量,我们更应该练就真本领,砥砺意志品质,以后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保卫人民健康而贡献力量。

我们只是万千北大人的一员,我还有师长在全国专家组做疫情研判、在基层一线开展防疫工作、在世卫组织为发出中国声音而奋斗着,我还有同学进行社区志愿服务、参与防疫科研和科普,为抗击疫情而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次的战疫经历,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宝贵的回忆,更是鞭策我们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切身体会到北大青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紧密联系。我们将继续努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