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人物

吴志攀:北京论坛为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搭建舞台

北京论坛是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论坛,2004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6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志攀作为前常务副校长及主管文科的副校长,对论坛的各项组织筹备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在2020年北京论坛召开之际,融媒体中心对吴志攀进行专访,请他谈谈北京论坛的过往与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吴志攀在北京论坛发言

缘起:一场跨领域的人文盛宴

提到北京论坛的起源,吴志攀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前,北京大学就已经有了举办这样一个高规格、大规模人文社科论坛的想法,还进行了实践。“2001年北京大学文科论坛是北京论坛的肇始,我们把当时华人界最知名的几位人文学者都邀请到了,包括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饶宗颐、汤一介等老先生。”吴志攀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当年受陈佳洱老校长的委托,拿着邀请信赴香港盛情邀请饶宗颐先生的场景。“举办这场人文论坛,不仅是向这些伟大的学者致敬,也是想更好地繁荣北大文科发展,让各学科领域内的学者更深入地切磋,也为跨学科人文交流搭建一个舞台。”

由于北大文科论坛的规模和影响力很大,北京大学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文科论坛更名为“北京论坛”。“首次的北京论坛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邀请到了400余位各国政要学者,可以说是非常隆重的人文社会科学盛会。”吴志攀特别感谢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前事务总长金在烈先生,“金在烈先生是高等教育财团的掌门,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学者,他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对北京论坛的倾力支持才让这个论坛走向了更高、更国际化的舞台。”

吴志攀说,“北京论坛”是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北京论坛也为首都发展建设起到了智库作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领导都高度重视这个论坛,每年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等单位都会派重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北京论坛为首都这个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意见建议。”吴志攀说。

吴志攀告诉记者,何芳川、迟惠生等北大老领导对北京论坛的举办尽心尽力。“校方负责会议的组织安排工作,与院系沟通联系学者。老领导们基础打得非常扎实,我们后面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后来吴志攀担任了主管文科的副校长,与后来主管外事工作的时任副校长郝平、李岩松等领导通力合作。学校的支持为北京论坛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舞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在吴志攀的心目中,北京论坛既是学术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又是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国际交往舞台。“论坛的总主题就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我们是希望能够提供这样一座具有浓郁学术气息的交流桥梁,让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所关注和产生共鸣的问题深入讨论。”

吴志攀欣慰地回忆起当年院系对于北京论坛的支持和热望。“厉以宁、林毅夫、温儒敏、牛大勇、邓小南、赵敦华、王浦劬、赵为民等学者都参加论坛前的准备会议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跟论坛表达想法,院系汇集学者感兴趣的议题或者想邀请的专家,学校再汇总讨论并做邀请。”

十余年来,北京大学凭借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的口碑,吸引了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政要名流和知名学者参加这一学术盛会。吴志攀说,很多国外学者非常难邀请到,特别是距离较远的欧美学者。“有学者由于路途遥远或者时差等原因,在年事较高后就不太爱出远门,但是北京论坛还是请到了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重量级嘉宾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高端的学术性是北京论坛引以为傲的特色之一。”吴志攀说。

谈到北京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吴志攀认为论坛为北大打开了一扇国际交往的大门。“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都对北京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在国际方面我们也是‘宾朋云集’,联合国两任秘书长安南和潘基文都曾致信或发布视频祝贺,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等政要名流都曾亲临论坛,并对北京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界与政界共襄盛宴,这在一般的学术论坛上并不多见。

现实:藩篱之下更要加强沟通

当下,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鹅更是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变局面前,是应该高筑壁垒还是应该继续对话,吴志攀认为显然应该选择后者。

“今年是在新冠‘乌云’笼罩下,国际社会都很不好过的一年。中国凭借伟大抗疫精神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国家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其中不少西方国家早前几年就开始对中国筑起了意识形态和贸易保护的高墙。”吴志攀认为,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就更加考验中国智慧,“这个时候更要顺畅沟通机制,让我们把中国故事好好地传达出去,同时倾听国外的声音,更好地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藩篱之下,架好沟通交流的桥梁弥足可贵。作为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舞台,吴志攀对于今年的北京论坛充满希望。他期待这次论坛能够不辱使命,“北京论坛一定要发声,为增进互信,为合作共赢贡献一份北大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