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俞平伯:回忆《新潮》

1918年秋至1919年底,我正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即现在的“中文系”)读书。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我参加了当时北大学生组织的新潮社。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但那时中国人民的觉悟还不很高。我国人民新思想的真正开源之时,应该说是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有一份宣传新思想最有影响的杂志《新青年》,是北大的名教授们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办的。《新青年》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舆论准备。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918年下半年,北大文科、法科的部分进步学生组织了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为《新青年》的友军。新潮社设在沙滩北大红楼东北角的一个小房间里,与北大图书馆毗邻。参加新潮社的有:法科同学汪敬熙、何思源;文科的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顾颉刚、江绍原、康白情、李小峰、孙伏园、俞平伯。因年久,我已记不得谁是主编了。我们办刊物曾得到校方的资助。校长蔡元培先生亲自为我们的刊物题写“新潮”两字。英文名Renaissance,是“文艺复兴”的意思。

《新潮》和《新青年》同是进步期刊,都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赛先生”(即Science,科学)与“德先生”(即Democracy,民主),但在办刊方向上却稍有不同:(1)《新青年》偏重于政治、思想、理论论述;《新潮》则偏重于思想、文学方面,介绍一些外国文学。(2)《新青年》内部从一开始就分为左、右两派,斗争激烈,直至最后彻底分开;《新潮》的路线相比之下则稍“右”一些。

我参加《新潮》时仅18岁,知识很浅。由于自己出身于旧家庭,所以对有关新旧道德的讨论比较注意,曾写一篇有关新道德的文章。顾颉刚写过论述家庭的文章,怕自己家里知道,署名“顾诚吾”,在《新潮》上发表。

《新潮》的政论文章不太多,大多数是文艺作品,我那时初学写新诗和白话小说。我最早的一首新诗《北河沿之春》发表在《新青年》上(其时尚未有《新潮》),记得中有四句:

双鹅拍拍水中游,

行人缓缓桥上走,

都说春来了,

真是好气候。

我发表在《新潮》上的第一首新诗是《冬夜之公园》,描写当时北京的中央公园(现在的中山公园)。以后又写了描写天津海河的新诗《春水船》等。我还写过两篇白话小说:《花匠》和反对妇女守节的《狗和褒章》。《花匠》曾被鲁迅先生编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里,说的是花匠修饰花卉,把花的自然的美完全破坏掉了。这是一篇反对束缚的文章。这些早期的作品现在看起来是很幼稚的,因为那时年纪很轻,思想里并没有明确的反封建的意识(我们当时对“封建”的理解是分封诸侯的意思,与今天不同)。尽管如此,这里面实际却包含着反对封建、要求民主的思想。

1919年我从北大毕业,随即离京回南,以后就出国留学。《新潮》在我离开后仍然接着办,后来还出了几种丛书,但具体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

原文链接:回忆《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