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

奋斗在脱贫攻坚战一线——北京大学扶贫工作纪事

弥渡扶贫,小河淌水传佳讯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

这首著名的《小河淌水》是源于云南弥渡民歌小调,小调中的地域之美与人性之美扣人心弦,弥渡这片神秘绝美的滇西古地也因民歌而为世人所知。

弥渡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颗璀璨明珠,“唱歌水应声,隔山听得见”的山水风光是大自然赋予的无价之宝,也让弥渡县因为“九山一坝”的天堑隔阂而长期贫困。2013年,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的安排部署,北大与弥渡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远在3000公里外的北大人,经过4小时的飞行和3小时的山路颠簸来到了弥渡,“帮助弥渡摘下贫困县的帽子!”他们当着32.9万弥渡人民立下誓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7年过去了,北大党委书记、校长多次带队来到弥渡,他们不仅送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帮扶,还通过“1+8+N”的综合立体式帮扶机制,帮助弥渡县深入挖掘自身的禀赋资源,走上了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魏培徵是北京大学赴弥渡县的挂职干部,在寅街镇勤劳村担任第一书记。“勤劳村是弥渡县贫困户最多的村之一,有400余户低收入家庭。”除了为村里捐资赠物,如何打造一条完善的、可持续的增收致富道路是魏培徵自2018年6月驻村伊始就深入思考的。“在一次陪同1989级校友夫妇考察乡貌、慰问困难户的过程中,我们‘碰’出了发展有机农业综合体、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思想火花。”魏培徵告诉记者,他们协助校友企业租赁37亩农村的闲置土地,由于这些土地归集体,租金收入也成为了村集体的稳定收入来源。校友企业在土地上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园,开办乡村旅游农庄试点,种植黄豆、黑玉米、中草药等农作物,“由于农作物都是有机生产,深得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我们的市场是不愁的。”勤劳村的村民看到生态农业试点取得了成功,纷纷加入种植的“阵地”。“农民增收了,土地不闲置了,勤劳村成为了弥渡第一个有机农业村,连村民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性都大为提高。”魏培徵高兴地告诉记者。

魏培徵是北京大学到弥渡挂职的扶贫干部中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北京大学先后派出了5位干部挂职弥渡县副县长,又选派3位干部深入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北大统筹全校之力,协调8个院系对口帮扶8个乡镇,结合N个实际需要不断增加其他资源和帮扶主体,实施精准扶贫。

德苴乡则是弥渡县最贫困的一个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对口支援德苴乡。“我们刚刚开始对口支援工作时,全乡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四成。这里的小河不但不淌水,水资源的短缺反而是制约德苴经济发展的‘命门’。”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 德苴乡年均降雨量仅580毫米,是大理州最干旱的四个乡镇之一,又因地处喀斯特地貌,土地较难涵养水源,水都往山箐里流淌,汇集于山箐底的花鱼洞。山底有清水,山上的村子里却干旱成灾,全年的人畜用水主要依靠接雨水存在水窖或水桶中,进行适当沉淀后使用。“所以我们要在水资源上下功夫,必须让老百姓摆脱‘看天饮水’的状态,这也是我们的‘精准扶贫’策略。”

在找到“贫根”之后,光华管理学院各方面积极沟通协调。他们与水利厅专家进一步实地考察了德苴乡花渔洞提水工程,调动校友积极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凑齐了1969.29万的总投资,为德苴乡修建了光伏提水水泵房。

“2019年花渔洞提水工程建成,工程规模可以用‘宏伟’来形容!”刘俏说道。通过光伏提供电力支撑,提水工程可以将花渔洞的水提高到785米高程,再通过近56公里的输水管网,将水分配给每个村庄和田块。“北大人让我们做成了几代人想做,又做不成的事!”德苴乡的乡亲们激动地表示。用水问题解决了,乡里发展产业也就有了希望,当地脱贫的步伐迅速加快,经济作物烤烟、软籽石榴、香橼等产值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民紧皱了几代的眉头舒展了。

7年来,北京大学党委强化政治担当,专门成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学校30个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机制,从金融、产业、教育、医疗、文化、消费等各方面实施精准扶贫,通过“1+8+N”模式,实现了定点扶贫弥渡“乡镇全覆盖”“业务全覆盖”,不留死角。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截至2019年底,弥渡全县16306户65426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5.26%下降至1.47%,4个贫困乡镇、5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未脱贫的1247户4111人也于今年5月底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弥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摘帽,不摘责任,北京大学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弥渡各项事业的发展。”2020年10月9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在弥渡县考察扶贫攻坚工作时向当地政府和民众庄严承诺。

情系于田,肉苁蓉里长出的“金窝窝”

在祖国的西北边疆,也有这样一位北大人,为延续传统中医药宝贵资源和当地农牧民的脱贫攻坚奋斗了近30年。

“7月的新疆,走几步就让人感到嗓子冒干烟,我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坐了3天3夜的火车,再从乌市转车到和田地区于田县,又是5天半。”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屠鹏飞向记者描述了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入于田的辗转。“那个时候野生的肉苁蓉并不好找,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温度在50度以上,我就在黄沙满天里趴着找肉苁蓉,如果找到一棵就忘记了所有的疲惫!”

肉苁蓉,是一味补益中药,在历代医书中都具有显赫的位置,也造成了其被长期乱采滥挖的局面。“肉苁蓉是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梭梭、柽柳这样的植物根部。我当时就在想它的寄生机理,把这个原理搞懂了,就可以对肉苁蓉进行人工种植。”屠鹏飞坦言当时并未预料到后面为南疆带来的如此积极的“肉苁蓉效应”。“当时就是想把学问做在广袤的沙漠里,为这种珍贵的中药材做点什么。”

屠鹏飞(左一)向全国政协主席邵鸿(左二)介绍肉苁蓉药材.jpg

屠鹏飞(左一)向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左二)介绍肉苁蓉药材

屠鹏飞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作,用数年的时间攻克了寄生植物人工种植的多项关键技术,掌握了荒漠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及寄主植物的高产稳产种植技术。“技术到家了,就开始想着要投入量产,让肉苁蓉种植技术在南疆地区大规模推广。”

于田县在当时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基础底子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我们就拿肉苁蓉人工种植当作当地生态治理和精准扶贫的一个抓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屠鹏飞项目组在于田举办多场学术座谈会,为维汉群众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宣传活动,发放维汉双语教材和专著,建立示范基地,为当地农民免费发放优质种子和苗木。“肉苁蓉的人工种植不仅可以解决药材短缺的问题,能治沙防沙、能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是一项实打实的扶贫工程。”屠鹏飞说。

屠鹏飞还为于田引进了多家东部沿海城市的先进药企,牵头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于田县林业站、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申请了首届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的支持,在于田县实施肉苁蓉特色药材科技惠民项目,该项目实施的第三年就为于田县带来了直接经济收益1.33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4.43万元,超过1.8万人因此脱贫致富。截至2019年,肉苁蓉的亩产量提高到300余公斤,仅于田一个县就有17万亩的肉苁蓉生长基地,示范带动西北荒漠地区种植柽柳和梭梭600余万亩。肉苁蓉已成为于田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沙漠治理和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肉苁蓉里能飞出‘金窝窝’,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农牧民有事干了,经济条件改善了,社会就稳定了。同时,种植肉苁蓉的寄主红柳也产生了非常好的生态效应,和田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出现了40万亩红柳的绿色屏障。屠鹏飞教授为和田,特别是为于田立了大功!”时任和田地委书记闫国灿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在于田工作期间,屠鹏飞听说该县学生人数最多的乡镇民族中学斯也克乡中学,由于办学条件差,双语教学老师严重缺乏,学生流失严重,他马上给该中学捐资10万元,并接受县教育局的邀请,担任该中学的名誉校长,积极为中学发展献计献策。“能在实验室里做得了繁难实验,能蹲在田间地头和多民族群众唠家常,屠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他的同事、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的姜勇表示。

多年来,屠鹏飞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南疆的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农牧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屠鹏飞本人还获得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能为沙漠变绿洲作出一份努力,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是时代赋予我的使命和荣誉。”屠鹏飞真诚地说道。

支教四方,用教育延续新希望

2020年3月的一天,疫情的阴云还笼罩着华夏大地。

上午10点,新疆的天刚刚亮起来,乌鲁木齐西沟中学一天的在线课程开始了。在这里进行一年支教扶贫工作的北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何婧涵打开电脑,把精心剪辑的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发布在微信群里,并且开始一个个在线检查孩子们背诵课文。“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按照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录播的方式授课,我也是第一次做网课教师,查资料、选软件、学剪辑、做后期,以前觉得‘网红’们光鲜亮丽,自己动手发现也并不简单。”何婧涵笑着告诉记者。

同一时间,“留守”在云南弥渡一中的李照青也开始了英语网课“疫情专题”的授课,她将疫情防控中热门的英语词汇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为学生们呈现出来,“网课+定期家访”的形式为她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生支教团在弥渡一中承担高一高二各学科的讲授,除了日常教学外,还会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在家访中发现有经济困难或者有种种原因不想继续上学的,我们都会予以重点关注保障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毕竟教育是大山中孩子走向世界最好的一条‘捷径’。”李照青在刚上大四时已经被院系直保录取,但她依然选择了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就是想用这不长的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让双脚真正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这是赴西藏拉萨中学进行支教的徐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徐刚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虽然很聪明活泼,但是学习基础还是比同龄的内地学生差上不少。“一开始肯定是会失望,强调过几次的知识点学生们都不记得,不仅对学生有点生气,对自己还很失望。”但是,徐刚并没有气馁,反而想尽办法与学生们多“泡”在一起,随着师生感情的逐渐深厚,徐刚和学生之间取得了“将心比心”的信任。“我会格外注意调动班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告诉他们要在各方面事事作出表率,多谈心,学生有困难第一时间发现,慢慢地,我发现他们听课认真起来,一个个眼睛里也有了光。”尽管由于疫情原因,徐刚的班上停课了许久,但是相应的内容并没有削减,“不能讲得太快,否则学生吃不透,又不能讲慢了,不然教研任务跟不上,只能自己更好地理解讲授内容,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最精华的部分传授到,然后再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们多讲讲发散的内容。”徐刚说道。

徐刚在拉萨中学为学生授课_副本_副本.jpg

徐刚在拉萨中学为学生授课

疫情期间,每一位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他们为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等边疆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一节课,每一次陪伴,都书写着特殊时期北大“90后”青年的真挚情感。“尽管支教的地方环境艰苦,气候也相对比较恶劣,但是山高路远阻不断孩子们远眺的视线,我们牵着他们向外跑,他们也牵着我们回归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徐刚告诉记者。

22年来,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薪火相传,350多名志愿者分赴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宁夏、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开展支教扶贫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疫情期间,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国家医疗队的‘90后’青年党员回信,鼓励青年人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这封回信让我们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深受鼓舞,年年岁岁的接力中,如今‘90后’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我们会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让我们的青春与边疆学子的青春共同绽放!”何婧涵说。

脱贫攻坚的战役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北京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承担扶贫的艰巨使命,举全校之力在智力、教育、医疗、文化、产业、项目、社会、党建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帮扶的实践,摸索出了校地携手脱贫攻坚的“北大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北京大学将遵照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帮扶工作不放松,完善脱贫攻坚任务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地推动校地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banner-决战决胜脱贫攻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