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祎:在北大发现自己的兴趣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金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2017年转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任北京大学电视台学生记者团团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女篮队队长,北京大学女篮二队队员。曾荣获首都高校大学生“STAR”杯篮球联赛冠军,北京大学优秀学生记者。

2016年入学的金祎如今是一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

大学伊始,她以外国语学院韩语系学生的身份入校。一学期的韩语课程学习下来,金祎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语言类专业。“我在学习韩语的时候并不快乐,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但也是最真实的理由。”

相比于韩语专业课,金祎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在北大电视台的社团工作。“大一逛百团大战,各种社团看得眼花缭乱,但只有北大电视台是我毫不犹豫就加入了的,其他社团对我来说都没有特别强的吸引力。”金祎回忆道。

加入北大电视台,除了自身兴趣的原因外,金祎在中学电视台的相关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金祎的高中母校——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开设有学生自己的校园电视台,她在高一时便积极报名了电视台的记者。谈及当时加入电视台的想法,金祎说:“我是一个很敢说话的人,高中时性格也十分热情开朗,所以我觉得我特别适合当记者。”

她跑到学校的实验室,采访正在做动物实验的同班同学,两人由熟悉的同学关系转换为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在镜头下,金祎第一次体会到了记者这个身份所赋予人的意义。节目播出时,两人的同框画面还被同学截取下来,作为他们班级电脑的桌面图片。

高中电视台的记者工作并不繁重,金祎更多地还是抱着缓解学习压力的态度来参与这项课外活动的。但也正是这份课外活动经历,在无形中影响了她进入大学后的轨迹。

生活中的金祎

来到北大电视台,金祎发现这里比起中学的电视台来,不仅节目类型更加丰富,编排清晰,各档节目定位明确,而且节目制作设备也高级了不少。此外,相比于高中承包后期制作的指导老师,北大电视台中指导老师的角色被弱化,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相互交流。金祎说:“在这里我可以参与从节目策划到拍摄制作,到后期剪辑配音,再到平台播出的整个流程,能接触到比高中更丰富的东西,学到更多的知识。”

她在北大电视台的第一个任务是采访一名篮球特长生。“那时候我很明显地非常紧张,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访,不敢提问采访提纲以外的问题,不敢追问,当她回答完了我就再照着提纲问下一个问题。”

这种“初来乍到”的紧张感,在金祎之后一次次的采访与访谈中逐渐消失。进入北大电视台的第二年,几乎由金祎一人包揽制作的《美丽人生|花琳:全能战士》节目,成为了该学期电视台微信推送阅读量最高的节目。

工作中的金祎

她逐渐找到了访谈的感觉,对谈话节奏的把握愈加熟练,开始享受每一次的采访过程,“跟别人聊天真的能够收获很多东西,在访谈过程中会有满满的幸福感”。

正是大一时在北大电视台的社团经历,让她对新闻传播专业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大一下学期,金祎想要尝试选择外国语学院之外,尤其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课程。然而事实却是,她所有的三四节课段都被专业必修课排满,但全校可选课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课开在上午的三四节。“可能是因为三四节的时间段既不用早起,还能有一定的课堂出勤率。”学校排课时对三四节课的“偏爱”给金祎带来了困扰,她在选课时难以自由选择学校内的其他课程,常常会遇到想上的课与专业课时间冲突的情况,无奈之下,便只能放弃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课。

到了大二,金祎发现外院同学的专业课时间有了明显的变动,必修课程不再“扎堆”在三四节,而是分散安排在上午的两个时间段内。同学告诉她,这是因为教务部在排课上有了新规定,早课必须要占院系总课程的一定比例。

金祎对这样的改变感到十分欣喜。“这对于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以及那些想要转系转专业的同学们来说特别重要,这使得他们有更多机会去选择一些教学计划之外的课程,给予他们更广阔的可选择空间。”

2016年12月,北京大学通过了《北京大学本科生转院(系)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2017年4月,北京大学教务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北京大学转系/转专业新规解读》。

新规依照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新十六字教育方针,进一步放开了转系转专业的限制,取消了外语专业申请转出的人数限制,放宽了部分院系保送录取或提前录取的转系规定。

新规公布之时,金祎尚处在大一即将结束的迷茫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满意,却又不清楚该如何做出改变。她仔细阅读了教务部的新规解读,发现在新规定下,她恰好是在不受转系限制的范围内。慎重考虑后,她决定申请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

转专业的过程十分顺利,面试后三天内就公布了结果。她说:“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能在学校大力推动的本科生转系转专业改革下,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如今,金祎已经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的大三学生,她还成为了北大电视台学生记者团的团长。谈及未来,金祎说:“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这是我真正喜欢的领域,我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文/新闻网学生记者 刘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