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阳:面向更多人的人类学教育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朱晓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于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政治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社会科学知识论、城乡社会、影视人类学。著有《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等,曾拍摄民族志电影《故乡》《滇池东岸》。

朱晓阳

今年,社会学系的人类学专业第一次招收本科生。本次招生的生源是北京大学各院系的2018级本科生,二次招生至人类学专业。

初夏的一个上午,记者拜访了人类学专业朱晓阳教授。今年是朱晓阳来北大的第18个年头,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不大但充满书香气的办公室里,他跟我们谈起了北大人类学专业的故事。

“北京大学是一所面向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博雅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多设置人类学本科专业,人类学的教育是博雅教育的重要一环。”朱晓阳告诉记者。朱晓阳希望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博雅教育,懂得如何学习与思考,拥有吸纳不同种类知识的能力,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正在授课的朱晓阳

朱晓阳是参加人类学本科招生的老师之一,他为同学们讲授的通选课《人类学导论》受到热烈欢迎。课上,朱晓阳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和思想历程,为学生们深入了解人类学打下了知识基础,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善于用开放式的问题激起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多样思考,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与表达,撰写读书笔记,对人类学话题形成自己的认识。

“这门课上介绍的知识让我对人类社会本身有了更多的了解,异文化的境遇让我更加深切地反思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课上观看的人类学影片《努尔人》,真实而直观地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一位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听课同学说。

是什么造就了人类学开始本科专业招生的契机呢?朱晓阳说,长期以来,北京大学仅在研究生阶段招收学习人类学的学生,但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本科阶段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社会学系经过多年努力,使人类学专业的本科招生于今年启动。

北京大学齐全的学科设置,也使人类学专业本科招生成为可能。据了解,人类学专业的本科生将学习历史、语言和考古相关的课程,这和相关院系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朱晓阳表示,培养人类学专业本科生时,会更多地重复学科历史上的经典话题,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

2000年,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打通。在此次开放本科招生前,人类学专业仅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提起人类学,人们多感到好奇,但并不十分了解。

“人类学是一门面向世界的学科。它首先使人拥有sensibility(敏感性),使学习者知道世界不一样。这也是人类学对于学习者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提到人类学的现实意义,朱晓阳告诉记者,“应用人类学,就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例如法律人类学,它从社会空间等角度提供了人类学的智慧。它涉及的问题绝不空泛,而是‘生死攸关’的,小到城乡之间存在的老人和老房子的法律处置,大到城市的街区和场所的设计,是人类学和法律的交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学能够指导我们去理解他者和人们的观念。”

“未来,我们也想开设人类学专业的双学位,鼓励其它院系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人类学。例如外国语学院学习东方语言的同学,他们掌握的语言会对对象国的田野调查很有帮助。”说起人类学专业本科招生的未来,朱晓阳眼里充满憧憬。(文/新闻网学生记者 孙若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