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晓东:精业济世药学梦

个人简介:管晓东,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专业2011届博士毕业生。2005年志愿赴青海省农村支教一年,201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积极参与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工作,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查与研究,致力于改善中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促进中国药品公平可及与合理使用。

2000年8月,管晓东作为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后北京大学医学部招收的第一批药学学生踏进北医校园。

当年因为是两校合并后的首次招生,班级中绝大多数同学从其他专业转来。开学刚一个月,即有两名同学退学了,留下来的人,就在茫然中开始了懵懂的大学生活。2000级学生也成为了北医史上特殊的一批学生,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报考时都还没有医学和药学志愿,他们在彷徨和迷茫中成长,又有着青春的不羁和倔强,成为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眼中很另类的一群存在,管晓东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管晓东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最终学了药学,他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有点情绪。但他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告诉自己先完成一名学生最应该完成的本职任务——好好学习,兴趣可以慢慢寻觅。据当时的药学院辅导员李玉莲老师回忆:“2000级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都存在思想的问题,管晓东是班长,他一开始也有些抵触情绪的,但也就是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他就调整好了,而且还帮着老师做起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工作。他选修了经济学双学位,在他的带动下,当时他们班好多同学也都逐渐地转变了思想,好多都修了第二学位,对专业的抵触思想也就逐渐地缓解了。”

管晓东

管晓东在求学期间,总是把时间排得很满,除了学好专业课、双学位,还担任班长、学生会的负责人,积极活跃在各种场合,但他心里始终不忘自己在寻找的那个方向。

第一次让他感悟到作为一名医学院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是2003年4月肆虐中国的SARS。北京市全面封锁,北医封校,作为医学生当时很多人随时准备下临床,参与抗击非典的一线战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管晓东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肩上沉甸甸的力量。他主动申请去了人民医院做志愿服务,因为药学没有临床经验,他每天负责背着药筒对医疗机构内非医疗区域进行消毒工作,面对的不只是疲惫劳累和危险,还有患者对生命期待的眼神,那段经历让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竟是如此的神圣。

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心存济世苍生梦,但是要怎么做,从什么方向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带着这样的思考,大学毕业后,管晓东踏上了志愿去西部青海农村支教一年的路途。

刚到那,他就傻眼了,看惯了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华灯霓虹,很难相信中国西部农村会这么艰苦困顿。很多学生不吃午饭,饿着肚子上课,实在顶不住了就去灌一肚子凉水。他给他们讲课,讲理想,讲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因为过年他回家休假了几天,等他再回到支教的学校时,班级中1/3的学生因为生活困难退学了,绝大多数是女生,其中不乏学习优异的同学。管晓东开始挨家挨户家访,劝回的寥寥,生活的困苦和重男轻女封建认识的双重困扰下,最后仅极其个别的女孩子重返校园。他说他永远也忘不了班级里学习最好的那个女孩子的脸庞,就这样,她失去了她一生中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一面是求学的艰难,我要读书;一面是大学很多同学,因为专业的原因而退学。”管晓东意识到,每个有机会在北大得到教育机会的同学,都是命运的宠儿,除了好好学习,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社会担负更多的责任,关注基层,关注弱势,胸怀天下,救济苍生。

管晓东支教时与学生留影

回到学校后,管晓东师从史录文教授,选择了中国药物政策作为学习与研究方向,他积极关注中国卫生发展,立志促进中国药品公平可及。2009年,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拉开帷幕。在原卫生部的领导下,管晓东积极参与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工作,为改善中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奉献绵薄之力。他跟随原卫生部同仁深入走访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除了直观地认识到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基本药物可及程度各地差异巨大外,亲眼所见广大农村地区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误用。他逐渐意识到,即便药物的可及得到了保障,若不能提高药物使用水平,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患者健康依然会受到更多的伤害。

工作七年间,管晓东积极参与国家医改,开展多项以药品公平与合理使用为核心的课题,带领学生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查与研究,只为了获得第一手真实全面的数据。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哪里偏远往哪里去,走遍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一方面对多方努力下中国药品可及与合理使用的积极发展深感欣慰,同时,对与国际发达国家及地区间的差距仍倍感压力,前方的路任重而道远。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精业济世药学梦”就是管晓东的初心,是他要一生坚守的事业和信仰。

如今,在讲台上,看着意气风发的北医学子,管晓东脑海中一直会出现支教学生的脸庞,他还是会和同学们谈谈理想,讲今后要选择什么样的路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这份初心传递下去,希望更多的后起之秀都能踏踏实实,扎根基层,能把济世苍生的梦想实践在祖国的大地上。(文/医学部 李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