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颖:从“北大”到北大

个人简介:纪颖 女,1979年4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人口所,获得医学学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目前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研究领域涉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组织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作用、项目评估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各1项。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参与多项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流年如丝,波澜不惊,一草一木,皆有故事。

2001,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国圆了申奥梦,昂首跨入了WTO的大门。这一年,是北大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昂首阔步再出发的第一年。

也就在这一年,纪颖从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毕业,顺利保研到北京大学人口所。

盛夏七月到初秋九月的短暂时间内,纪颖的生命中发生了一段从“北大”到北大的奇妙际遇。

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组建起了新的北京大学。在当时,世界一流的医学院绝大多数都建在综合大学,著名的综合大学绝大多数都有高水平的医学院。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的合并,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当时的纪颖还在为毕业后的前途感到迷茫。她并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轨迹即将发生一点儿有趣的改变。

而这改变,竟是缘起一次动员讲座。

这一年,时任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的李立明教授,给毕业班的同学们做了一场关于研究生选专业的讲座。就是那次讲座,让即将拿到保研名额的纪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到北大其他专业继续深造。北大本部的人口学、生命科学、法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专业都可以作为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的读研选择,倏忽间读研的前景是那么令人着迷。

2001年,纪颖本科毕业,在医学部新竖立的北京大学石碑前留影

“作为见证者,亲历了北大和北医的融合;作为幸运儿,赶上了北大和北医合并保研名额。”纪颖为自己感到庆幸。

在合并后的一年里,纪颖正值自己本科的最后阶段,对于合并后北医的变化,她有着亲身的体会。

最直接的变化是“学习生活的条件大大改善”——北医的宿舍楼等基础设施都进行了修缮,宿舍安装了空调,澡堂也焕然一新。两个校区之间的往来也更加深入,去本部听讲座、参加活动、图书馆借书,同学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成了新北大的“主人翁”。

正式来校本部读研后,纪颖的“幸运感”越来越强烈,自己的人生似乎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不同于专业医科院校,进入北大后最大的不同是人文社科的氛围扑面而来。”

公共卫生专业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但中国当时的医学教育模式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采取的是医学生的传统培养方法。本科五年的公共卫生教育让纪颖养成了医学生的思维模式,“对人文社科的接触比较少”。纪颖本科四年级时,有半年时间是以实习医生的身份帮医生管病床、记病历以及病理检查,连拉钩、缝皮、切口这些临床医学生的活儿她也会。

纪颖口中“决定性瞬间”发生在研一“人口与社会”的课堂讨论上。当时班上有位同学本科专业是社会学,他提出的课程选题是考察拾荒者的生活。

说到这里,纪颖的声音抬高了八度去尽力还原当时那位同学指点江山的场景——“你们了解拾荒者吗?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拾荒者并不是通过捡垃圾去挣钱,他们是有捡垃圾的癖好。我要和他们同吃同住一个月,考察他们为什么要拾荒?”

那个时候的纪颖对自己本科医学的专业还是颇具自豪感,因为可以救治天下,解决人类的痛苦。在争辩过程中,那位同学说:“你不应该只关注你那点东西,要胸怀更广大一点,要看看这个社会,看看社会的发展。”这句话在18年后回忆起来,纪颖依旧印象深刻。

专业之“内”与专业之“外”,从来都是泾渭分明的。但是那次课堂讨论让纪颖真实地感受到日本作家青山七惠所言——世界只有一个,没有内外之分。

谈及在两个“北大“的日子,纪颖说:“北大老师们教会了我踏实勤恳,感念那些恩师。”

两位对英语教学情有独钟的老师让纪颖记忆深刻。一位是北医的范少光教授,他强调医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且主编了《人体生理学》的双语教科书。而且范老一直坚持上本科生的课,他说只要自己的课还受到学生的欢迎,他就会一直讲下去。另一位是北大人口所的李涌平教授,他从加州伯克利大学留学回来,坚持英语授课,每次上课带的厚厚的英文手写讲义本也是当时大家津津乐道的。

2001年,纪颖在未名湖畔留影

“这个事儿多有意思啊”是纪颖在人口所的导师郑晓瑛教授的口头禅。她总是用这句饱含感染力的话使大家在艰辛的科研过程中找到乐趣,在最艰难的时候说说这句话,挺过去,直到看到成果的时候真心觉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

“每每看到教授们穿梭在校园里,你会有一种沉静的感觉,他们不跟随外界的喧嚣而飞扬,质朴无华。”北大人的气质和神韵令纪颖难忘。

18年的时光,一个人可以从呱呱坠地到逐渐成熟,一个民族可以挺起脊梁崛起成为大国。从初入燕园时的欣喜忐忑到生活在此的顺遂熟稔,从未名湖畔好读书的少年学子到三尺讲坛解疑惑的授道者,燕园给纪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立足湖畔放眼望去,东观博雅塔影,西对中庭落霞,南眺林木葱郁,北望层楼掩映,游目驰怀,平添多少少年气象!(文/新闻网学生记者白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