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北京大学建设和谐校园记事

2月17日除夕,北京大学36楼、37楼学生宿舍里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校领导来到了留校学生中间,送上了春节大礼包。“这是我第一次在外过年,非常想家。没想到这么多老师来看望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经济学院一名大四学生说。

感受到温暖的不仅仅是他们,也不仅仅在此时,生活工作在燕园中的每一个人无不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关爱。

3万多名学生的家

这个寒假,北大部分特别困难的本科生新生得到了学校发放的车票补助,第一次远离家乡的他们得以顺利回家过年。寒假前学校还为每位贫困生增加两百元补助以及50元伙食补助。

北大现有3200多名贫困生,其中700多名特困生。如何让这些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北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学生资助中心,建立起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学生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内容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据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陈应武介绍,仅2005至2006学年,北大共办理发放助学贷款782万元,惠及1357名学生;减免学费96万多元,提供各项助学金共计527万元。截至2006年12月底的统计,平均每名贫困家庭学生受资助金额为5283.7元。

除了经济资助,学校尤为注重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感受,帮助他们解决由经济问题而可能产生的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北大从去年开始为贫困生设计“绿色成长方案”,教会他们在校期间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搞好学习和生活等问题,比如怎么吃更经济更营养等。学工部、团委等部门还为贫困生提供600多个助理岗位,让他们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学校先后投入十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各项能力建设活动。

如果说一系列细致入微的资助政策为贫困生解决了后顾之忧,那么,北大开展的“文明生活、健康成才”活动则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活动包括合理安排求学计划、 职业生涯设计、促进心理健康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及时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置身在一个温暖的校园里,同学们以百倍的热情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滑冰场如何使用?期末考试如何安排?大讲堂前的亭子如何设计?学生们都有发言权。除了校长信箱之外,校领导还时常到学生宿舍去听取意见。“我们是北大的主人。”同学们自豪地说。

一万六千多位教职工的家

“加班不许超过12点”,这是北大对教职工的要求,你是不是觉得如此规定有些“小儿科”?

并非小题大做。针对教职工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北大对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格外重视。学校工会与心理学系联合开发“教职工心理咨询服务项目”,通过调查、访问、座谈等方式了解教职工心理健康和心理压力状况,适时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咨询等。学校专门设立了教职工接待室,及时听取各方意见。

学校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的发展营造足够大的空间。一位年轻教师没有评上教授,情绪很大。校领导三番五次找他谈心,开导他。不料他竟不辞而别,到香港一所大学去读博士。得知此事,校领导没有批评他,而是让别人通知他在方便的时候回学校补办一下手续,并欢迎他学成后回学校工作。得知“处理意见”,这位教师既意外又感动。“和谐的环境就是生产力,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支持每一个人的发展。”校领导说。

北大专业众多,其中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之分。学校为此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平衡各方面利益,资助一些长线、基础学科的发展。这样会不会导致新的不平衡?“大家都能认同这一政策,我对他们说,抬起头来看看北大的校徽,只有北大办得更好时,你们的学院才能更好地发展。”党委书记闵维方说。

3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家

在北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是初中毕业水平,当同学们在教室里埋头苦读时,他们在餐厅、在宿舍、在校园中辛勤地劳作着,进入大学课堂学习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

北大没有忘记他们。2006年9月23日,平民学校开学了。刘俊和他的伙伴们欣喜地走进了教室,捧起了久违的课本。刘俊是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的一名清洁工,曾以为骑着三轮车,行驶于宿舍楼与垃圾站之间清运垃圾是他生活的全部,学习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从农村来到城市,虽然我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接受过高深的教育,但我们同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学习成就自己的梦想。”

平民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8年前。1918年,在蔡元培先生的大力倡导之下,北大创办了为工友提供进修机会的“校役夜班”,全校230多名工友得到业余读书的机会。时隔80多年后,平民学校重现北大校园。每逢周末,平民学校里书声琅琅,学员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接受职业发展观、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免费培训。“满足务工人员的教育需求,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是北大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北大副校长兼平民学校校长岳素兰说。

1月6日,平民学校首期学员结业,48名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了结业证书,他们用歌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因为有了你,我在陌生的都市里不再感到孤单,因为有了你,使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结业典礼上,闵维方以“学习”为题,勉励学员们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持之以恒,追求进步。“我们将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使学校中的各类人才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推动学校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闵维方说。(《人民日报》 施芳  2007-02-26  第04版)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