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国内首部网络社会与高校育人工作研究专著正式出版

近日,由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博士主持撰著、中心师生共同参与创作的国内首部网络社会与高校育人工作研究专著《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的创作过程历时四年之久,是育人工作实践与网络社会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全书分为五大章、三十六小节,共计十七余万字。该书以网络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影响为立论背景,结合北大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探讨了网络社会崛起背景下的大学教育使命的传承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回答了在网络社会中,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问题。

当前,互联网正以始料未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制度、观念和文明进程,孕育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且相互作用的网络社会。本书的写作,正是立足这一深刻变化,结合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尝试从更高的立场、更远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探讨网络社会崛起背景下的大学教育使命的传承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提出和阐释了“网络社会”这个概念,论证了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传统社会与青年社会化进程的全面影响;二是考察和分析了“网络社交”驱动所带来的当前社交网络平台急速发展的现状,探讨了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的辩证关系;三是以北京大学未名BBS为重点研究对象,总结出校园网络社区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四是对校园网络社区中复杂的舆论生态加以剖析刻画,并介绍了其特殊有效的管理方式;五是系统论述了如何整合资源、运用规律、因地制宜,科学打造高校网络育人系统工程,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事业。

《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一书,是继《转型与跨越——北京大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选编》(2007年)、《实践与探索——北京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选编》(2009年)、《创新与发展——北京大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选编》(2011年)等系列专著后,青年研究中心策划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书在以下四个层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即原创性、针对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所谓原创性,指先前系列专著上的文章都是从《北大青年研究》的优秀文稿中选编而来的,青年研究中心在成书过程中主要承担的是二次编排的工作;而此次专著中的文章,全部由青年研究中心的师生创作而成,更多地体现出中心的师生在实践工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特征。

针对性指由于《北大青年研究》的作者来源较为广泛、专题设置灵活多样,因此,以之为基础的系列专著所探讨的问题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涉及到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此次出版的专著则以北京大学的网络育人工作为切入点,集中聚焦“网络社会”与“大学使命”这两个关键词,在挖掘深度、研究力度上有了质的突破。

理论性为此次出版的专著注重围绕基础性理论问题开展研究,尤其注意对一些使用频繁但又模糊不清的概念加以界定,从而为最终结论的推演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例如本书的第一章节花了大量的篇幅和精力,综合运用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网络社会的起源、发展、本质等问题进行剖析,该研究成果被核心刊物《中国青年研究》转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实践性指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立足实践、服务实践的工作。因此,在着力夯实理论根基的同时,此次出版的专著同样注意强调自身的实践属性,通过对既有模式的总结提升和对创新路径的论证探讨,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兼具可行性、前瞻性的积极指引。例如该书的第五章节就针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提出了“1-2-3-4”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立足两个维度、统筹三项推进、实现四个统一。

一直以来,作为学校校园网络社区管理、网络文化建设的责任单位和学生工作系统的理论研究部门,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高度重视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力求在实践积累中实现理论升华,在理论指导下助推实践发展,力求在包容个性的前提下兼容共性,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上彰显个性。此次出版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一书,就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北京大学自身特色与高等教育一般规律有机结合的典型。

据悉,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着“青年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文化元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和实践本质”等重要问题,进一步开展研究探索,努力服务学校的育人核心使命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链接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8/19/c_126888986.htm

编辑:拉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